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变“烧炭”形象

(2022-04-04 22:28:49)

魏章官

转变“烧炭”形象

“远看像讨饭(穿着差), 近看像烧炭(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一问方知工作在农技站。”有人对基层农技干部如此评说。此话虽然夸张,但反映了不少地方农技干部工作辛苦、环境艰苦、生活清苦的现状。

基层农技干部这种“三苦”的“烧炭”形象必须改变。说实在,他们的经济收人恐怕还不如烧炭的农民。笔者下乡看到那些穿褪色中山装、解放鞋的,一般是农技站、畜牲兽医站和经济作物站“三站”干部。他们的住房、子女就业等问题都遇到解决难。

谁都知道,乡镇干部中催定购粮入库,有奖;搞计划生育,有奖;抓赌博的,有奖……而农技干部下村人户搞农技咨询、实验、推广的,谁给奖?也许是利益的驱动,或是行政干预,一些乡镇一部分农技干部“技转非”,经常不务正业。有的乡镇农技站还“站”到农门之外经商去了。

科技兴农的大量工作要靠基层农技干部抓落实。提高他们的待遇,调动他们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提高当地农业的科技含量。如果他们仍然一副“烧炭”的穷酸相,那么农技干部怎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农技“两个转变”就可能遇到下梗阻。

有关领导同志应该想想:“假如我是农技干部怎么办”,或许能为农技干部排忧解难,为他们提高待遇办点实事。

(福建日报1996年7月短评,2022年4月4日选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