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东张水库党委书记欧存恩
魏章官
有人认为,水库水库,一潭死水难致富。这对那些单打—搞农业灌溉的水库,情况确是如此。
过去,福清市东张水库也跳不出这个“怪圈”。到1991 年共欠债1175万元,水库400 号职工,常常担忧饭碗保不住。
改革,让死水变活水,东张水库富起来了。初春,记者一踏进风景如画的石竹山,水库里游船如织,网箱里锦鳞闪闪;停靠山边的大船里有餐厅、舞厅,歌声悠扬;库周绿树翠竹环绕,浓荫掩映着一个游乐场;场边坡上耸立着几幢刚竣工的职工单元房,如同城里住房一样漂亮。
水库管理局党委书记欧存恩领我们走进挂满奖状的会议室,兴奋地介绍说:“变化从用足政策中来。我们请老包进水库,发展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实行水价改革,让清水变油水。去年产值1.366亿元,生产性收人877.7万元,分别是1991年的5.7倍和3.2 倍,创历史最新纪录。
欧存恩原在周宁县水利部门当头,1991年10月调回老家福清安排在债台高筑的东张水库任职。面对困境,他下决心把水库推向市场。
为了让死水变活水,使水增值,他多方奔走集资1300万元,办起为融侨开发区供水
的水厂。去年水厂盈利8万多元。对农业灌溉,他把原来按耕地面积收费改为按吨位收费,既节约灌溉用水37%,又增收水费5%。他还从利润中拿出20万元,补贴农业灌溉,减轻农民的负担。
水库不能单做供水文章,要在改革中力争全面发展。1992年初,欧存恩对水库实行企业化管理,引人竞争机制,推行招标承包。水产捕捞承包指标,以前只与捕捞队长协商,主观随意性大,成为低产包。1991 年前5年每年承包费收人只有 15.5 万元。投标发包之后,5年内每年上缴60.5万元。去年水库收了这个数,捕捞队还盈利40万元。水产养殖过去每年亏损20万元,一投标发包,去年净收入80多万元。养鳗场以前每年亏40多万元,投标发包之后,收入100多万元。旅游服务业一发包,收入由9万元增到63万元。发电承包收入110万元,增一倍。
以前,合同一签,搁在一边。近几年来建立了合同监督与制约机制,做到违约有人管,承包金有人催,欠款有人追。职工工资和奖金实行“超产不封顶,减产不保底”,大大调动了职工工作和生产积极性,大家由守业转为创业了。
改革增活力,管理出效益。近5年仅加强管理一项就增收200多万元。欧存恩说,负债拼搏拼出个以水养水的新局面。3年来,年年还掉一笔笔巨额债款,现只欠债470 万元;职工工改增加的100万元工资已全部到位,并有了奖金收人;还投资1000万元发展生产,新盖了30套单元房。这正是:领班有个好干部,搞活水库能致富。
(福建1995年4月19日,2022年3月31日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