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章官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省报农村报道协作网会议,研讨了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大家认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进入发展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不单是什么少种一点什么多种一点的问题,而要从市场需求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高起点去调整结构,安排生产。
近几年出现了全国性的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村购买力降低,有人怀疑是不是政策有问题。我们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无数的事实说明,党的农村政策完全正确,并不是什么政策有问题,而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碰到不相适应的转型期结构性问题。
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结构的调整。这个结构的调整是个综合性复杂的工程,是从今往后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总体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就是要实现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使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要向生产的深度而不是过去短缺经济年代所强调和追求的向生产广度包括面积、数量、产值进军。
所谓深度,就是科技兴农的力度、结构调整的深度、农民和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广度,就是要从封闭的传统农业转变到开放的市场农业,就是要向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进军,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打破了过去单一抓粮和单一抓农的局面,使现在农村一二三产业得到从来未有过的大发展,以致现在许多农产品供过于求,粮食等产品丰年有余。
正因为如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才有物质基础跨入新阶段,才提出结构调整的新任务。为了顺利完成这个调整任务,各地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和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从农村总的情况来看,存在三个矛盾: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与人均占有土地等资源锐减的矛盾;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发展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的矛盾;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各地存在的新问题,就要深入调查,拿出对策。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调整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调整的实质是农产品优质化、市场化。这个任务虽然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明春新一轮生产布局与种植结构安排之前,各地应该有所动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两个重点,找出难点和解决难点的切入点,先做好文章的破题工作,争取有个良好的开端。
(福建日报1999年10月8日评论,2022年3月24日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