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山东枣庄十七中(泥沟中学)(之三)(附图)

(2013-09-22 14:42:09)



                              
独特的环境,合理的布局,典雅的校舍

     独具匠心的选址,天然而独具的地理环境,科学而合理的布局。小桥流水、青堂瓦舍、操场菜园。构成了一处独特、安静而优雅的学习环境。

     该校北离枣庄约30公里,南离台儿庄十余公里,学校坐南朝北,东边毗邻枣、徐(枣庄至徐州)公路,交通非常便利。院墙外,东西南三面临水。西、南为广袤的稻田,东院墙外,枣、台(枣庄至台儿庄)铁路旧址依然留存。远远望去,毫不夸张地说如江南的一处园林。院墙内,南边一片绿树掩映着一片青黛瓦房。瓦房纵有列,横有行,错落有致。前边是绿油油的菜园,西边是宽阔的操场。一条宽阔的溪流自西北向东南,横贯校园,一年四季潺潺的流淌。小溪北面为一片突兀的山岗,岗上,西、南两面环水,沿边杨柳青青,间或一片若隐若现的瓦房,宛若瀛台。这就是当时枣庄十七中的校貌,没有半点夸张。

    校址即是解放前的泥沟火车站所在地。据老年人讲:大约40年代左右,八路军运河支队在此一次杀死了四个日本鬼子,附近愤怒的老百姓又将其烧为僵尸。

    该校占地约50亩,南北较长、东西较窄,又因其东面墙自北面向东南延伸,在长方形的基础上又略呈梯形。校址有其特殊的地型、地貌。其地形结构颇像江南水乡。有(所谓山,即北面一座高高突起的平台)、有水、有平地。这对于一马平川的鲁南大地是十分罕见的。

   校园布局十分合理,在70年代可以说是十分科学和超前的。

   在这里我就以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形式作以介绍:进入大门向南望,一条笔直大道纵贯南北,两边碗口粗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与横贯东西的河流交汇成字形。首先是传达室,而后是东西两座独立的院落,院墙开月形门,左右对称,恰到好处。左右两边分别为教师家属宿舍区、女生宿舍区、后勤区,而后是一条陡坡向下延伸着。一条天然小河,将校园自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内长满荷花和芦苇,河水清清、一年四季长流,两岸杨柳依依。夏季同学们在此洗脸、洗衣(要知道,在70年代备有洗脸盆的同学寥寥无几,我们一个宿舍30多名同学,就我和另一同学备有脸盆)。河内养鱼,每年的秋季运动会,来一次大的捕捞,每次约23百斤吧,以供运动会伙食之用。一条跨河小桥将南北校园连接。这短短的距离高差约达5米上下。再往前错落有致而又恰到好处的分布着伙房、学生宿舍、菜园、草坪,这是一个区域。再往前是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也是学校的中心所在,布局严谨且严肃:前后三排共六座房子,呈左右对称分布在道路两侧,每座房子东西六间,内又一分为二,后边一排为四个班级的男生宿舍,前边两排是学校的教学中心,也是整个学校的教学区域,高一、高二共八个班级的学生在此上课。再往前,是一片广袤的菜园,右边是规范的操场。操场北,高高的台阶基石上是一排长长的的苏式(前苏联、非苏州)建筑,呈东西横贯,一间宽敞的居间大厅沟通前后,将整坐建筑分成东西各六间呈中轴左右对称,廊高、檐宽,各房间宽敞、明亮。这是学校的教学研究中心,其气度之非凡,绝非一般。形门既美观科学,又方便实用。自东而西依次为校长室、教务处、数理化教研室、语文、政治教研室、图书室、阅览室、学校活动中心。其前边是广阔的操场,这是学校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和集会的地方。后边8米处又对称着东西与其等长又相对平行的成排建筑,这便是单身教师宿舍,其中间插一间卫生室和贫协办(当时,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再往后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园和弯弯的溪水。

    据其天然的棋盘格局,而将一一座座建筑象棋子一样,恰到好处的摆放到各个位置。可以豪不夸张的说,在当时,非有一定造诣的建筑工程师,莫为之。

    优势的地形,科学的整体布局,巧妙的校舍规划、气势非凡的校内建筑,可见施建者的独具匠心和苦心孤诣。

    在当时那个年代,十七中学校建设,其规格之高、选址之恰当、布局之合理、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高档,在当地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这样说,不要说其所在地的泥沟公社,就是当时的台儿庄区委、区政府大院也是无可比拟的。要知道,在整个七十年代,农村普遍是泥坯草房,那时偶尔看到几间瓦房不是大队部,就是公社的什么部门。当时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真有身居庙堂之感觉。诚然,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不一定是学习的唯一要素,但是也是基本条件之一,如若匡衡在世,绝对不会有凿壁偷光之举。

为了直观校舍之布局,根据当时之记忆,我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将其绘成图(此图原为彩色立体图,但是上传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怎么也传不过去。故而,只是简单的平面黑白图,特此说明)。因版面所限,绘制时比例不好控制,图呈上下窄、左右宽,没有办法)。时隔34年了,如有出入,请老师、同学与以修正。http://s2/mw690/bf36b9d6tx6CQLMbzfb0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