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分化下的结构性机遇:创指领涨背后的成长主线与四季度展望
(2025-09-25 15:52:11)一、市场全景:指数分化加剧,成长风格凸显
9 月 25 日 A 股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格局,三大核心指数走势背离。沪指以 3853.30 点微跌 0.01% 报收,仅小幅波动 0.34 点,显示权重股主导的大盘指数处于震荡整固阶段;深成指则上涨 0.67% 至 13445.90 点,创业板指表现尤为强劲,单日大涨 1.58%,收于 3235.76 点,日内上涨 50.19 点。
成交量维度看,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状态。沪市成交额达 10012.11 亿元,深市突破 1.3 万亿元,其中创业板指成交额 6630.53 亿元,占深市成交近半数,反映资金正加速向成长赛道集聚。这种 "沪弱深强" 的格局,延续了三季度以来 "小盘强于大盘、成长优于价值" 的市场特征。
二、板块解构:领涨主线清晰,调整板块承压
(一)领涨板块:科技与新能源成核心引擎
1.
2.
3.
(二)调整板块:周期与防御类品种承压
1.
2.
三、核心逻辑:流动性与产业趋势双轮驱动
当前市场分化格局的形成,本质是流动性环境与产业趋势共振的结果。从流动性看,国内央行通过降准、MLF 操作等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三季度新成立基金规模超 2000 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超 300 亿元,为成长股提供了资金支撑。海外层面,美联储四季度降息概率上升,8 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仅 2.2 万人,失业率升至 4.3%,宽松预期强化了全球资金对成长资产的配置需求。
产业趋势层面,科技与新能源的高增长确定性成为资金聚焦的核心。AI 技术从云侧向端侧扩散,游戏、消费电子等领域率先受益;新能源产业链则凭借 35% 的渗透率和技术迭代红利,保持高景气度。这种 "流动性宽松 + 产业高增长" 的组合,构成了成长风格占优的底层逻辑。
四、后市展望:慢牛格局延续,结构性机会聚焦两大主线
(一)大盘趋势:震荡上行基调未改
四季度 A 股有望延续慢牛趋势,但波动率可能放大。支撑因素主要有三:其一,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8 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 5.2%,消费与投资逐步回升,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其二,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有望推动外资回流,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景顺长城基金测算显示,每轮美联储降息周期初期,A 股成长板块平均涨幅超 15%;其三,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公募基金发行回暖与融资余额回升形成资金合力。
潜在风险需重点关注:一是部分成长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三季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短期调整;二是全球经济复苏分化可能影响出口增速,进而传导至制造业盈利。
(二)配置策略:聚焦科技与顺周期双主线
1.
2.
此外,消费板块中的业绩确定性品种可作为防御配置,如高端白酒(贵州茅台 600519.SH)与医药生物(恒瑞医药 600276.SH),前者受提价预期支撑,后者受益于创新药审批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