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能法师
有句名言说的好“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因为常常生气的人身体很容易出毛病,是产生痛苦的根源。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水做了著名的“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实验,他每天对着一杯水说:“我爱你,我喜欢你。”结果在显微镜下的水结晶变的很漂亮;反之,如果说:“我恨你,我讨厌你。”结果水结晶变的很丑,很难看。他做了几万次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
为了证实人在生气时体内会分泌毒素,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在实验时惊奇地发现,人在心情良好、精神愉快的情况下呼出的气体冷凝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的,既无沉淀物质,又无色无味;而生气发怒时呼出的气体冷凝成水后,水中则有紫色沉淀物;痛苦悲伤时呼出的气体冷凝成水后,水中则有白色沉淀物。爱尔玛将人生气发怒后呼出的含有紫色沉淀物的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结果几分钟后大白鼠便死亡了。
也曾有妇女因和丈夫吵架生气后,给孩子喂奶结果导致孩子死亡,不知何故的事情。后来在同样情况下第二个孩子也死掉了,经医生鉴定是因为吃了母亲有毒的奶水而死亡的。美国也曾发生过母亲生气后喂奶导致婴儿死亡的惨剧。这种奶的产生是由于母亲的情绪波动太大,自身的气血受到影响,使得奶水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甚至产生有毒物质。我们祖先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育儿经验。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早就指出:“凡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血气所生。其乳儿者,皆须性情和善。”通俗地说,乳母的乳汁是由其血气转化而成的。五情善恶,都与血气化生有关。乳母如果阴阳偏胜,气血运行不正常,分泌的乳汁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知,生气不但不利自己身体,同时也会给伤害他人。正如佛说“万物皆有灵”的道理。不仅是水,其它的物质也是一样。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如果常常生气的人,身体的细胞就会变坏,容易生病,就是这个道理。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生气是障道的因缘。它有很多看不见的过患,如《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此说一念嗔心,就能摧毁几千劫所修的布施、供养三宝、一切善法的功德,这是很可怕的。《入菩萨论释》说:“菩萨生嗔且坏善根,况非菩萨而嗔菩萨”。这说明如果发菩提心的菩萨生嗔都会坏去善根,何况凡夫嗔菩萨。所以这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也有能看见的过患,如经常生气的人,他的心不调柔,很难生定。爱生气的人无快乐可言,现有的快乐也会很快失去,以后也不会有快乐,他睡觉也不会安稳。心中自然也就失去了平等的菩提心。如果嗔心过重,也许会对自己有恩的人恩将仇报,甚至杀害。亲人朋友也会远离他。正如《入行论》所说:“若持嗔箭心,意不受寂静。喜乐不可得,无眠不坚住。有以财供事,恩给而依止,彼反於嗔恚,恩主行弑害。总之有嗔恚,全无安乐住。”又说:“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过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从中得知嗔心是最大的罪恶,修行中最难做到的是忍辱,明白这个道理,就要放下内心的嗔恚,努力的去修忍辱才是无上甚深之法门。
在《本生论》中说:“忿火能坏妙容色,难饰庄严亦无美,纵卧安乐诸卧具,忿箭刺心而受苦。忘失成办自利益,由忿烧恼趣恶途。”这都说明生气发嗔心的过患。容易生气的人,容颜也会变的丑陋,再怎么修饰打扮也不会漂亮。纵是住豪华别墅睡高广大床,他也不会快乐。现世得不到利益,死后还会堕恶趣。明白了生气发嗔心的过患,如果能慬遵佛意勤修忍辱,现世将来都会得到快乐。这也是为何佛陀教人要修忍辱的真正原因。
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同修们,都能放下内心的嗔烦恼,凡事都往好处想,多观别人的功德,少看过失。勤修戒、定、慧,才能早日得到现前和究竟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