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贵州之旅织金洞 |
分类: 旅游文化 |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乾宏洞”、“织金天宫”,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境内。它由11个景区,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组成一个天然“天宫”美景。
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嫘胜地瑶池景,如信天宫在人间。由于该洞的喀斯特岩溶地质地貌,故形成了山中有洞洞中有景的地理特征。它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洞口是花园式的迎宾厅,千奇百异的花草点缀着"双狮"、"玉蟾"、"飞来石"等石景,迎接着来自远方的客人,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保留了最原始面貌、最完备景观的一个巨型溶洞。
步入这座迷宫,一派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景象,有山有水,有景有物,山水相连,景物交融。类人形者、类鸟兽者、类景物者,惟妙惟肖,满目琳琅。
织金洞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落有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
织金洞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还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
织金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地质形成约50万年,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晚新世。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多变,使该洞具有多格局、多阶段、多类型发育充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