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六:伟大转折的前夜——猴场会议会址

标签:
贵州之旅猴场会议转折前夜 |
分类: 旅游文化 |
猴场会议背景: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的正确战略方针。黎平会议后,毛泽东参与最高领导层工作。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直接领导下,按毛泽东“避实就虚”的正确主张行动,挥戈西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
胜利中,广大指战员逐渐认识到“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给红军带来的危害,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强烈要求尽快结束“左”倾错误领导,让毛泽东回到红军的领导地位上来。
可是,掌握红军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置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决议不顾,仍顽固地坚持北上黔东、再入湘西的计划,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研究,一路上争吵不休。他们的行为引起部队思想混乱。毛泽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即将进行的乌江战役。
我们从贵州黔东南黎平县出发,驱车一路向西北方向350公里,来到了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镇。1935年1月1号,中央政治局在瓮安县的一个小乡镇猴场召开会议,准备渡过乌江,挺进黔北,实现黎平会议上所确定的战略方针。
这座古朴清雅的木结构四合院就是当年猴场会议的所在地。从12月18号在黎平开完政治局会议,决定前往黔北以后,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围绕到底去哪儿的争论还是没有停止。
博古、李德仍然坚持认为,不应该再往西北方向走,而应该回兵东进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由于形势紧急,围绕路线的争论问题,中央政治局时隔不到半个月,在瓮安猴场再次召开会议。
猴场会议最终再次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重申了黎平会议的决议,决定红军要抢渡乌江攻占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指出野战军渡过乌江后,建立川黔滇新苏区根据地。
猴场会议后,中央红军迅速开始准备渡过乌江。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江,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江水流速很快,自古就有天险之称,再加上负责乌江防线的敌军沿江严密布防,红军渡江面临巨大考验。
猴场会议纪念馆
在猴场会议会址旁边,紧挨着一座纪念馆,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很多红军强渡乌江时的场景,不管是坐竹筏还是搭浮桥,红军都是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
如今的乌江上,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座跨江大桥。而往日湍急的江面,也已经平静了很多。遥想当年,在贵州瓮安,老百姓给了红军自己能给的一切支持,甚至不惜捐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猴场会议决定强渡乌江后,红军展现了不畏艰险的豪壮军威,渡江之后攻占遵义,党和红军将在正确道路上走向胜利,中国革命也掀开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