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
(2016-02-23 22:10:29)分类: 红楼文化 |
作者要求语言要素朴、本色、高度集中,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的描写就说明这个问题,作者掌握了这个发展规律,语言的‘端详斟酌’,都是紧随着人物形象的言谈行动在运动着,绝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作者在语言艺术的表现上,确是丝毫不苟,精选定夺精练切合的。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回里,作者更透露出语言适应要符合真与美的要求的这个主张。”
《红楼梦》语言魅力关键还在于语言具有激发想象的机制,《红楼梦》语言所遵循的规律:
一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有想象漫游的绿洲。“曹雪芹很善于在‘不远不近’的位置上去‘看’,用‘不即不离’语言来写,从而造成一种‘似有若无’的迷人境界。”
二是在历史共时的交叉处,由想象整合画面。曹雪芹有时在不同人物身上,使用了相似乃至相同的字眼。但是“在历史共时的交叉处,来自读者历时与共时的联想”,使这些相似、相同的字眼在不同人物身上却有着各自的内容,互不雷同。
三是从能指到所指之路,靠想象穿行的幽径。曹雪芹利用了“言”与“心”对立统一关系,创造了令人回味无穷的人物自身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