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引子》解读
(2015-12-27 10:40:00)分类: 红楼文化 |
【引子曲文】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释】
1、开辟鸿蒙,开天辟地以来。鸿蒙,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前的浑沌状态。鸿蒙:古人想象中开天辟地以前宇宙的混沌状态。2、情种:感情丰富的人。3、奈何天,无可奈何的日子。4、遣:排遣。5、愚,我;6、衷,内心深处的情怀。7、怀金悼玉:金,代宝钗;玉,代黛玉。意思是怀念生者、哀悼逝者。程高本作“悲金悼玉”。
【译文】
[译文一]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情种?都只是为了浓郁的男女之情。趁着这无可奈何、满怀悲伤的的日子,寂寞孤单的时候,试着排遣难解的情怀:因此上,才演出这怀念哀悼心中女子的红楼梦。
[译文二]
红楼梦引子
从开天辟地混沌初分以来, 什么人是天生的情种? 都只因有着浓厚的儿女之情。 在这无可奈何, 饱含悲伤情怀, 寂寞无聊的时候, 请让我抒发内心的激动: 因此啊,才写出这部, 悲悼男女青年一代的《红楼梦》。
【赏析】
引子既是唱曲开始的部分,也往往是全曲的主要线索和宗旨。曹雪芹刚一着笔,便发出一声饱含血泪的反问——“谁为情种?”,既可以看作是究问读者,更可以看作是作者的锥心自问。紧接着自问自答,对演出红楼梦曲的缘由加以阐述。读者若无切身的体验,恐怕极难感同身受的理解这部为情作传,情贯始终的经典巨著。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开始便是情字何其重要,那鸿蒙便是情。演红楼梦也从这个情字入手,更加证明“宿孽总因情”了。谁为情种?试问世间谁是痴情的。
“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人人都围这情字转,天、日、时中,去奈何,去伤怀,去寂寞,这都是傻人在试遣愚衷而已。这情本是虚幻的,是无常的,是空的。当成真去看去做,岂不是傻?岂不是愚?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金和玉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可以包括正、副、又副十二钗,甚至是整个贾府及与之相关的青春女性,但是从其特指意义上来说,却是指两对金玉,即宝钗、黛玉和湘云、妙玉,怀和悼的些微差别正说明了小说中,四人结局的差异,也就是宝钗、湘云健在,而黛玉、妙玉早亡。
曲子一开头就对男女情爱发出慨叹,这同第一回里说的“大旨谈情”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红楼梦》视为一部言情小说。如果仅仅是写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又有“谁解其中味?”的担心?这首曲和以下诸曲中,都隐含着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说明作者有更深广的寄托。《红楼梦》的内容是复杂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了作者的妇女观。作者认为,妇女无论就天资、才干等任何一方面说,都不让须眉,只是那个社会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压抑埋没了。特别是随着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无辜的女孩子随着一齐毁灭,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红楼梦》是一曲女儿们的颂歌和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