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李纨的判词的曲子
(2015-12-19 21:16:15)分类: 红楼文化 |
李纨的判词的曲子
画:
一、【判词】
【注释】
此判词写的是李纨。
“桃李”句——完与纨谐音,暗藏她的姓名。喻说李纨早寡。她刚生下贾兰不久,丈夫贾珠就死了,所以她短暂的婚姻生活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景色也就完了。
“兰”——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兰草或春兰。此处的兰和画中的茂兰皆暗示贾兰。贾府子孙后来都不行了,只有贾兰“爵禄高登”,做母亲的也因此显贵。
“如冰水好”——比喻生与死紧相依。出唐代有名的诗僧寒山的无题诗:“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全唐诗》八百六卷)
“枉”——徒然,白费。唐·李白《清平调》:“一枝红梅艳露凝,云雨巫山枉断肠。” 从作者眼中看来,李纨守寡一辈子,谈不上有什么个人幸福,虽符合封建妇德的典范,却不是作者推崇的人生,“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故此称之“枉与他人作笑谈”。
“如冰”二句--意思是说生死荣枯,总是转化交替的,对李纨的“老来富贵”用不着妒忌羡慕。像她这样早年守寡,为儿子操心一辈子,待到儿子荣达、自以为可享晚福的时侯,却已“昏惨惨,黄泉路近”了。结果只是白白地作了他人的谈笑。
【解析】
这一首说的是李纨,连带也说了贾兰。
二、【曲子】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译文】
昨日夫妻恩情,
今天镜中幻影。
那里更经受得起,
儿子的富贵功名,
同样虚幻好象在梦中!
青春消逝多么迅速!
再不要提起夫妻恩情。
这戴珠冠披凤袄的富贵生活,
也抵不了死神的决定。
虽说是,人生的幸福是老来不受苦,
也应该多为后代儿孙积攒下阴功。
说什么,
头戴簪缨冠意气扬扬,
腰悬黄金印金光闪闪,
飞黄腾达后威风凛凛。
——转眼间一命归黄泉,
天昏地暗光景惨淡!
试问古往今来将相在何方?
也只是留了个虚名儿让后人仰敬!
【解析】
李纨是一个寡妇,从一开始就比较悲哀。李纨似乎没有什么缺点,就不过是一个很安分的媳妇罢了。但很细心的人们就会看出来,她这个人很抠门,拿着很多的月钱,在办诗社的时候还要去跟王熙凤要钱。对于她的判词的理解,存在的误区非常非常的大。更让我不解的是,说李纨被封建礼教的守节而坑害了的同一群人对于高鹗结局里的袭人嫁给蒋玉菡的“先进行动”大肆批判,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意思,究竟是应该守节还是不应该守节呢?
李纨的判词是: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那幅画是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李”和“完”暗示了李纨的名字,同时也是对李纨与贾珠婚姻的暗示。贾珠和李纨结婚之后,生出一个儿子,但很快贾珠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死掉了,他们的婚姻也到此结束。李纨的青春也就像那桃李的花一样,一旦结了果实就会凋谢。“到头”二字就告诉我们这是结局的情况了。“兰”自然就是贾兰了,贾珠去世、贾兰成人之后就是贾兰当家了。清代那个时候还是对贞节列女颇为重视的,贾府的衰败是不会给守节的李纨带来什么影响的,贾兰自然也考取了功名(多半是武举),贾家没有一个比他们过得更好的了。自然是没有谁像贾兰他们家的。
有资料说的是“李纨年轻的时候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美好的。‘空相妒’是指虽然贾兰中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嫉罢妒了。这句话就是“像冰和水一样容易白白嫉妒”。“冰”就是指贾府剩下的人了,他们肯定是被限制的。“水”就是李纨了,她可以随意行动,自然是被嫉妒的。有人说是“相”妒,是互相嫉妒,但是,相也可以指“动作由一方来而又一定对象的”,比如“相信”“相烦”等等。
看看那幅画中的那个美人的装饰:“凤冠霞帔”。那是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也可以指官员夫人的礼服。李纨自然是不可能出嫁的了,死了的贾珠也不可能做什么官,唯一的就是她儿子贾兰。贾兰必然是为朝廷立了功的,作为寡妇的李纨也自然会受到嘉奖,说不定就会封一个什么夫人。
李纨的那支曲中的“恩情”和“功名”一个是镜里的,一个是梦里的,都是虚幻的。有人觉得恩情和功名是李纨的回忆,但我觉得不是。后面有一句“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就是说李纨没有给儿孙积下“阴鸷”,这和王熙凤形成了对比。我估计是和贾府破败之后不肯接济宝玉、巧姐等人有关,因为前面已经说了李纨很抠门了。“更那堪”是“更何况”的意思,比如柳永的词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但是这样解释不通。我个人觉得这是“哪里比得上”的意思,当然,“堪”没有“比得上”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堪”字组成的词中只有“堪比”可以用到这里。李纨追求的是功名,不是恩情,恩情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是“镜里”的。功名带来的必然是利益,所以恩情比不上梦里的功名。下一句基本上没有问题:李纨的韶华自打贾珠去世之后就迅速的消失了。“绣帐鸳衾”才是李纨和贾珠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