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湘云《判词》和《曲子》解读
(2015-12-15 21:53:27)
标签:
湘云判词曲子解读 |
分类: 红楼文化 |
《红楼梦》中湘云《判词》和《曲子》解读
一、判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此判词写的是湘云。
“富贵”句——富是家资富饶,贵是势位显著。说史湘云从小失去了父母,由亲戚抚养,因而“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富贵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襁褓,背负小儿的背带或布兜,这里指年幼。违,离开、丧失、死去。全句意为幼儿时期就离开了父母。因湘云父母早亡,依其叔父抚养,故云。
“转眼吊斜晖”——吊,对景伤感。斜晖,夕阳西下时的光辉。吊斜辉,即以悲伤心情看夕阳的光辉将尽。这句即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思。暗示湘云好景不常,婚后不久,丈夫病死。
湘江水逝楚云飞——湘江是娥皇、女英二妃哭舜之处;楚云则由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梦见能行云作雨的巫山神女一事而来。逝:流去,过去。《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湘江水逝楚云飞句,点出了湘云的名字,暗示她美景不长,如水逝般一去不复返。
【译文】
虽然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从小无人关心没得过温暖,但富贵又能怎么样?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转眼之间,只有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流逝,楚云飞散,良辰美景,如水逝般一去不复返。
二、曲子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译文】
还在那孩提的时候,
可叹你就父母双亡。
就算你生活在富贵人家,
有什么人会想到把你娇生惯养?
好在你生来就豪放不羁开朗大方宽宏大量,
从没把男女私情稍稍纠缠在心上。
你坦荡的胸怀好象那
雨后的明月和阳光照彻白玉堂。
配得个才貌双全仙童般的丈夫,
希望得个白头到老地久天长。
好弥补上幼年时候的艰难景况。
却不料到底是
云散高唐——丈夫早丧
水涸湘江——家势衰亡:
这是人世间阴阳变化所决定,
何必白白地痛苦悲伤?
三、【解析】
其实“白首双星”就是指卫若兰、史湘云两到老都过着分离的生活;因为史湘云的金麒麟与薛宝钗的金锁相仿,同作为婚姻的凭证,正如脂批所说:“后数十回若兰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目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那么,“提纲”是怎么“伏”法的呢?这一回写宝玉失落这金麒麟恰巧被湘云拾到,而湘云的丫环正与小姐谈论着“雄雌”“阴阳”之理。这初看起来,倒确是很象“伏”湘云与宝玉有“缘”,况且,与“金玉姻缘”之说也合。黛玉也曾为此而起过疑,对宝玉说了些带讽刺的话。其实,宝玉只是无竟中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就象袭人与蒋玉菡之“缘”是通过他的传带,交换了彼此的汗巾子差不多。这一点,脂班次说得非常清楚:“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个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保颦儿为其所感,故颦儿谓‘情情’。”绘画为使主色鲜明,另用一色衬托叫“间色法”。
湘云的婚姻是宝钗婚姻的陪衬:一个因金锁结缘,一个因金麒麟结缘;一个当宝二奶奶仿佛幸运,但丈夫出家,自己守寡;一个“厮配得才貌仙郎”,谁料“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最后也是空房独守。“双星”,就是牵牛、织女星的别称。故七夕又称双星节。总之“白首双星”是说史湘云和卫若兰结成夫妻后,由于某种尚不知道的原因,很快就离异了,成了牛郎织女。这正好作宝钗“金玉良缘”的衬托。《好了歌注》:“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批就并提宝钗、湘云,说是指她们两人。
可见,因回目而附会湘云将来要嫁给宝玉的人们,也与黛玉当时因宝玉收了金麒麟而“为其所感”一样,同是出于误会。又有一则清人笔记说,有一种续书写贾家势败后,宝玉几经沦落,最后同史湘云结婚。这可能就是从“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推衍出来的,聊备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