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的由来
(2015-06-16 21:29:47)
标签:
文化元始天尊元始道教天宝 |
分类: 红楼文化 |
《红楼梦》中第二回中,(贾宝玉)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这段文字中有“元始天尊”宝号,那么“元始天尊”由来是什么呢。
元始天尊是道教的鼻祖,在太元(即宇宙)之前出生,所以称它为元始,经常在劫数来临的时候,用玄妙的大道分化成各时空的神尊来度人,大道分化者都是大道之尊,有如太上道君,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三天君、东方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中央黄老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玄老君,混元皇帝太上老君,以及诸仙官,都是元始天尊所分化。
元始天尊居于玉清圣境,除非得道上圣高真,不然凡人及中下界神灵是难以进来,因为乃大道源泉,道炁无量无尽,强烈难敌。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都是道的化身。《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无论千神万灵、千真万圣。在道教正统典藏中,不存在“盘古魂魄化为三清”的说法。最高的是元始天尊,盘古只是其诸多化身之一
1、三清
道教的“三清”是指由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所构成的道教最高神灵体系与祖师。
这三位天尊祖师最初出现的时期各不相同,而且在中古道教史上都曾经是不同道派最重要的神灵。
元始天尊是东晋末年灵宝经所记载的最高神,是宇宙中独享大天尊称号的开天始祖。太上大道君是东晋中期上清经所记载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则是东汉末年天师道所记载的的最高神。
2、元始天王
三清尊神作为道教崇拜的创始者、教主与最高神祇,其演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古代传说中可以找到他们的原型。元始天尊其早期的形象是元始天王,一般被认为与元始天尊是同一神,但起初这是道教上清派的观点。元始天王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祖师之一(另一是太上大道君)。
早期上清派所塑造的神真元始天王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
“元始”之名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枕中书):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后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
3、天宝君
在东晋南北朝时代相继问世的各种道教经典中,东晋末年问世的《灵宝五符经》(古灵宝经)尤其重视对各派经典教义的整合。
《灵宝五符经》认为道存在于宇宙形成之前,元始生于宇宙混沌之时,那时宇宙无形、无气、无物,元始一气分真化气,以一气化而为三 ,在虚无自然之大罗天境,分化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三位天尊。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之《三宝大有金书》记载:天宝君,为大洞之尊神,而天宝丈人,则是天宝君之祖气(道教称物之来源为祖气);天宝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气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
《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
4、元始天尊
至南梁时,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著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将天地宇宙中的神灵共分七阶。第一阶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这既正式确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个道教体系中的独尊地位,又通过称元始天尊“上合虚皇道君”,从而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虚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证。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道藏》第3册,第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