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蔚蓝天博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消逝,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
但是,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理性给我们的人生也带来了深刻的启迪。生活中,人们总会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并且有一个不懈的奋斗过程和人生状态。但是,有的人成功了,安于那份满足和安逸必思进取;有的人失败了,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失去了总结经验不懈努力的意志。其实,这些人也是在“恋空”而没有参透“空即是色”的道理,不懂人生本来的价值何在。
“成功”或许容易,或许艰难,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和追求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有理想、有奋斗、有再接再厉精神的生命过程。
佛法中,不为了“恋空”而空,才是真正的“空”;人生中,不沉湎于“成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