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杀是一种可预防的病

(2014-05-31 21:24:55)
标签:

所在

三大

危害性

年龄段

更要

杂谈

分类: 美文荟萃

自杀是一种可预防的病

自杀己成为我国人群第5位死因,平均每分钟即有一人死于自杀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死亡,自杀是15-34岁年龄段人群首位死亡原因。自杀者平均年龄是32岁,女性自杀者是男性的3倍。有精神障碍者、有夫妻矛盾者和经济困难者是最容易自杀的三大人群。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

专家认为,自杀其实是一种病,也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因此,各大医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抑郁症是自杀的头号杀手。自杀患者,在自杀前会有前兆。总结很多的自杀案例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一个人说自己想死,往往是向周围的人发出求救的信号,周围的人千万漠视不管,漠视的结果就被认求救没回应,产生绝望情绪,而绝望正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因素;

2、一般人认为一能跟一个跟你说想死的人讨论死亡话题,那会促使他死亡,其实这是错觉。自杀人反倒会被认为没有人在意他,没有人能帮助他,令其走向极端。所以无论是谁,不要对你周围的人漠不关心,或许你的一句问候,一个关心,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我们要认识的自杀的危害性,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自杀会使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三类人群尤其需要预防自杀。

一是老年人。老年人自杀在中国自杀人群中居前4位,人步入老年后,往往贫、病、孤独接踵而至,再加老年人脑部的变化,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

二是青少年。调查表明,自杀己成为我国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在青春期后期和假成人期,他们的情感往往起伏较大,心理素质不高,有可能诱发自杀;

三是经济条件、社会角色急剧下降的阶层。报告显示,目前一些白领和高级蓝领的自杀意向和自杀企图在升高,值得社会关注。自杀是自虐、自残的最高手段。自杀是对自身生命的不负责,还是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

珍爱生命,预防自杀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资料显示,在我国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没有寻求过心理帮助。专家建议,要建立自杀的社会干预机制,对那些“痛不欲生”的人群要高度重视,及时干预,伸出援手。特别晨从有自杀念头到实施行为的这一段“高危险期”,更要让他感到社会的支援。

专家认为,提高三种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对精神创伤的康复能力,是我预防自杀、搞好心理卫生的关键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