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修养与长寿

标签:
养生杂谈条件长寿保健知识健康 |
分类: 养生保健 |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从养生保健方面来说,就是可使人开朗、消怒和化郁,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病抗病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因为读书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能使大脑产生一种叫做神经肽的高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无怪乎古往今来的许多名人,对读书健身这一问题屡有论述。“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深切体会。著名散文家秦牧总结读书作用时说:“书中自有妙药。”戏剧电影大师夏衍说得更具体:“不爱动脑,不喜欢读书,不爱思考的人,很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在西方国家,有人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过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7岁,其中寿命最长的是那些大量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平均寿命为79岁。现代科学充分证明了文化修养与延年益寿的密切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因患结核病,流感、肺炎、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常见病与发病的死亡率就越低。
提高文化修养何以往延年益寿?科学家认为,这主要取决于“脑运动”的结果。科学家在分析大量资料后得出结论说,只有脑运动才能直接促进脑健康,通过脑协调与控制全身的功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勤于用脑的人,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带动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统一。此外,一般说来,文化修养高的人经济状况要比文化修养低的人较好些,他们懂得更多的保健知识,具备追求健康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