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设一庄头老者乌进孝,一年中遭遇几次特大自然灾害,损失十分惨重,他仍不顾年老体迈,冒着凛冽的寒风,长途跋涉,见主子贾珍长跪不起,
亲自将丰厚大礼呈上,言词十分恳切,忠心可表,令有良知的人无不动恻隐之心。
一、乌进孝用名有考究
在古文中, 乌同呜,是哀叹或低声哭泣的意思。曹雪芹笔下乌进孝之名可诠释为哭着进孝或噙着泪进孝心。
二、乌进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克服困难,筹集甚丰,风雨兼程、安全抵达,不仅物品是好、特、优,而且有打擂的雄心, 大灾之年都不打折扣,表明老者在尽无悔之大孝心。但曹雪芹设计乌进孝这一忠心耿耿老者形象是用心良苦,意义重大。从贾珍贾蓉乌进孝三人妙趣横生地答问中, 笔锋下出乎意料的抖出荣国府贾家操办省亲以及经济恶化原因。结合《红楼梦》故事和联系到曹家四次接驾实际,对乌进孝的言行举止进行深度解读。
(一)真的好想你
“千山万水怎么能阻隔我对你的爱”。奴才乌进孝对宁国府主子贾珍有不二之心,心里总是装着主子,把困窘留给自己。从黑山村出发,历时一个月零两天,克服千难万险,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缴任务,这份大礼不寻常。
1、背景渲染令人心酸。时间介绍是已近年关,大雪纷飞, 依照中华民族的的传统,有钱有势的人家操办年货,在外地的人已是归心似箭,盼望着合家团聚,
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荣国府便是一例,已散发出浓浓年味,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而奴才乌进孝不顾自家老小怎么过年,深一脚、浅一脚,亲自押运,日夜兼程,向目的地进发。“回爷的话,今年雪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很,耽搁了几日。虽走了一个月零两日,因日子有限了,怕爷心焦,可不赶着来了”。
2、身心疲惫不失礼节。乌进孝始终末忘奴才身份,不以年长自居,尊敬领导,符合礼仪,体现较高的素质。入府之前,首先致上一红禀帖“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其次是等待贾珍唤进,乌进孝在院内磕头请安;再次是有问才有答,言语把捏十分好。“可不赶着来了”,乌进孝有完成交办差事的喜悦,没有一句言功的奢望。
3、如实报告灾荒情况。农业生产是劳作在人,收成靠天。这一年可苦了广大农户,“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浪,” 自然灾害是一个接着一个,在贾珍一再追问下,乌进孝忙进前了两步进行了汇报“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小的并不敢说谎。”这样的灾情确是百年难遇一次,完成上缴任务的难度可想而之。但贾珍尚有贪得无厌之感,对短银一事皱眉。
4、进献大宗物品奇特。乌进孝每次上献均精心准备,是其它庄户所不及, 从贾珍“又来打擂”一语可获知,乌进孝在历年评选中夺魁,今年仍有蝉联冠军的决心。礼单是大而全:“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二)雾里看花
曹雪芹设计的乌进孝这份大单好似云龙雾雨,漫笔飞舞,形散异常。从品目种类可分为:1、山珍海味;2、飞禽走曽;3、新鲜粮物;4、观赏宠物;5、干贷、燃料;6、货币银两等。从来源渠道上看:有本国的,有外国进口的。基本上是一应俱全,具体到数量。“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细读之下,神却丝毫末散,最为巧妙的是其中隐藏着一惊天秘密,即乌进孝呈上的是给大清国皇帝昂重的贡品。封建王朝等级森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特别是贡品目录上标明的,只能进贡,绝对不可自留,更不可以有闹着玩的想法,否则要杀头,甚至要满门抄斩。如贾政对秦可郷棺木用材所言一句“不是一般人可享”,请看曹雪芹的神笔设伏,雾散花展放,红杏出墙来。
1、御田胭脂米二石。作者曹雪芹与批书者脂砚斋一唱一和把住脉动,指明出处,御田胭脂米是皇帝专享。脂砚斋在庚辰双行夹批:“在园杂字曾有此说。”现依据查注,刘廷玑《在园杂志》是这样记载的:“浙闽总督范公时隨驾热河,每赐御用食馔,内有朱红色大米饭一种。传旨云:此本无种,其先特产上苑,只一两根,苗穗迵异他禾。乃登剖之,粒如丹砂,遂收其种于御园,今兹广获。其米一岁两熟,衹供御膳。”
2、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清稗类钞朝贡》举列“吉林岁贡”中清楚写到有“松仁、榛仁、核桃仁、杏仁”;另外同时出现在清“接驾及恭贺万寿进贡物产”的条目中。曹雪芹在这里略微变幻了四者之间顺序,只各减一个“仁”字加上“穰”,肯定是贡品无疑。
3、鲟鳇鱼更是顶尖的敬献贡品。它是分布在清朝发迹地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最大淡水鱼,成鱼可达1000公斤,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此鱼全身是宝,肉鲜味美,骨脆而香,特别是每逢过年,皇帝和皇后必亲尝,取“连年有余”吉意。
4、蛏干在清朝也是特殊贡品。蛏干是竹蛏的干制品,肉味鲜香,含蛋白质很高,营养丰富。《本草纲目》标明:“蛏生海泥中。长六厘米,大如指,两头开。闽、粤人以田种之,候潮泥沃,谓之蛏田。其内为蛏肠。”《嘉佑本草》谓其“补虚、主冷痢,煮食之,去胸中邪热烦闷,饭后食之与服丹石人相宜。治妇人产后虚损。”这是供皇宫后妃者食用居多。
另外,贾珍的身份也特别引人注目。“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贾珍摆谱,只忙命贾蓉出去款待。
(三)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当贾珍听了乌进孝解说也心感慰籍,礼单确实不菲。贾珍突然话指荣国府,贾珍贾蓉乌进孝三人问答,本回的精彩部分呈现,设置的特殊贡品,千转百回,神秘面纱揭开,真实意图终于凸显,《红楼梦》再一次将贾家与皇室挂钩,“吹尽黄沙始见金”,直明荣国府为省亲付出极为沉重的经济代价, 已达举步维艰的程度。曹雪芹念兹在兹,“乌进孝”正是五十三回的字眼,向世人昭明其祖父曹寅四次接驾是尽忠尽孝,却是曹家子孙后代的关健泪点,(拙作十余篇多次论证荣国府贾家与江南甄家融为一体是曹家,元春省亲勾带出康熙皇帝南巡,在此暂不赘笔)一部曹家为进孝而落悲的大戏徐徐的向世人精彩回放。
1、接驾是天字号工程,也是政治任务。曹家几代蒙受皇恩,曹寅同康熙皇帝又是有特殊的君臣关系的,即是幼时伙伴又是同学,情同手足,康熙皇帝此次亲自下旨入住曹家,真是皇恩浩荡,喜从天来。“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曹寅为报知遇之恩岂敢怠慢,仅大观园建造,“佳木茏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接驾耗费十分惊人。《红楼梦》有记述:“如今现在江南甄家,嗳呦呦,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哪些银子买这个虚热闹去!”
2、皇上的补贴是杯水车薪。贾珍道:“正是呢,我这边倒可以,没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两年到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乌进孝笑道“那府里如今虽添了事,有去有来,娘娘和万岁爷岂不赏?”贾蓉等忙笑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事实确是如此,皇帝赏赐连零头都不及。《红楼梦》元春省亲时当埸的赏赐充其量属象征性,贾母的金玉如意、沉香拐杖、伽楠念珠;宝玉、黛玉、宝钗等金银锞、书籍、文具等;另外还有不过是清钱数百串。
3、不堪重负的经济是哑巴吞黄连。曹寅为了大清风光,以壮国威,隆重地为康熙皇帝“抬轿子”,不仅倾注大量心血,
而且是花钱如流水,“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结果, 康熙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后四次下塌曹家,真的“精穷了”,《红楼梦》有一句掏心肝的话“黄柏木作馨槌子。。。外头体面里面苦。”曹雪芹则大声发出心灵的呐喊“谁家有哪些银子买这个虚热闹去!”
4、一系列改革无力回天。曹寅文武全才,深明道理,巨额亏空的后果是什么?曹頫才能多次获康熙皇帝嘉许,是康熙皇帝钦点过继给曹寅做儿子接班,懂经济,会办事,但经济真的到了捉襟见肘地步。曹雪芹将此事编入《红楼梦》,探春理政开始实施改革,解散剧团,贾母开始节减开支等,但负债过大,无济于补。贾蓉又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他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的狠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此法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
5、曹家为进孝埋单。曹寅过早去世与经济重压有关,天文式数字也是他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现实中曹寅四次接驾,费用惊人,深深陷入债务危机,到他临终果然遗下亏空三十二万两的糊涂账。曹寅很忧郁,怕连累子孙后代,在向皇帝的奏折上也反映过,康熙皇帝在御批上说:“曹寅、李煦用银之处甚多,朕知其中情由”。曹寅在承受经济压力中与世长辞,康熙皇帝也采取相关补救措施,谁知老万岁一病而亡。雍正皇帝一上台,翻脸无情,老皇帝作的孽,让奴才承担,作为一大抄家理由。曹家末代织造曹頫承担法律责任,“听到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判处“枷锁之刑”,从雍正六年秋开始到雍正七年底,惩罚曹頫披枷带锁一年多时间,在查无实证情况下予以“冷处理”。至此,曹家是一无所有和一败涂地。
都是痴忠进孝惹的祸,
曹家为大清国服务百年,功劳和苦劳日月可表,至忠至孝,恪尽奴才之本份,却吞下难以下咽的苦果, 乌进孝呵乌进孝,在向世人上演了一部大怨大悲的的痴情大片,结局是"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一切怎能令曹雪芹不伤悲。转丁以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