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是曹雪芹的化身,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的前身

(2013-09-13 21:18:13)
标签:

道具

富贵乡

宝玉混

前途

朝霞

文化

分类: 红楼文化

曹雪芹笔下通灵宝玉到底多大?什么颜色?什么样儿?“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其真体最小,方从胎儿口中衔下。”通灵宝玉像麻雀蛋大小,颜色如朝霞般红亮,有五色花纹缠绕,晶莹剔透、光芒四射。它两面都有字,正面有“莫失莫亡,仙寿恒昌”,反面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贾宝玉的命根子通灵宝玉其实是块颇有哲理意味的顽石。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所谓“石头记”,就是石头记录的红尘乐事。石头如何能记载人间故事?小说一开头,来了句“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然后叙述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神话故事:“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就在这块石头悲号惭愧时,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来了。他们在石头边高谈阔论红尘中的富贵,引动了石头的兴趣,要求大师携带它到红尘中看看。二位大师就将这块大石头变成扇坠样晶莹宝玉,带着它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噙在贾宝玉口中进入红尘。这块女娲炼就的石头其实是曹雪芹的化身,曹雪芹的隐喻。“无材补天”是曹雪芹一生最惭恨的事。什么是“天”?“天”就是封建朝廷、封建政权。皇帝是“天子”,封建时代读书人以做天子门生、为天子效力为荣光,进入仕途。

《红楼梦》第三回借“后人”语气用两首《西江月》形容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两首词形象概括了贾宝玉的本性。

贾宝玉生活的时代,四书五经是经典,青年人想有前途,必须读四书五经,而贾宝玉“怕读文章”。读书做官是最大世务,贾宝玉偏偏把求功名的人看成国贼禄鬼,把封建社会最高道德“文死谏武死战”贬得一文不值。封建社会讲究男尊女卑,贾宝玉偏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就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逼人。

国公府最受宠爱、应该最有前途的贾宝玉为什么会有如此出格的思想行为?就因为他脖子上挂了块代表曹雪芹思想意志的通灵宝玉!有些研究者将贾宝玉和通灵宝玉混为一谈,说贾宝玉就是石头,贾宝玉就是通灵宝玉,这是没看懂《红楼梦》版本的误读。贾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瑛者,似玉之石也。“神瑛”即灵性已通的美石。但贾宝玉本身绝不是那块石头,更不是通灵宝玉。

小小一块通灵宝玉,多么有哲理性、寓意性?它充满悖论,既是富贵象征又是叛逆符号,它是古代小说最著名的“主题道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香菱之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