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广国的博客
李广国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661
  • 关注人气:4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受到《情史》的启迪

(2013-07-15 23:09:36)
标签:

成果

英灵

就是

少女

春水

杂谈

分类: 红楼文化

《红楼梦》与《情史》虽然一是小说一是笔记小说,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一个“情”字则是两书之间最为显眼的连接线。红楼梦一开卷就向世人宣告它是“大旨不过谈情”,而情史则以“情”字标其书名,这无疑是研究“情事”了,它将古代情事经过研究综合分为情贞、情缘、情私、情侠、情豪、情爱、情痴等二十四类,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红楼梦一书又名《风月宝鉴》而情史一书又名是《情天宝鉴》,都是宝鉴,而风月、情天字虽有别,意思又完全一样,都是喻指男女间情爱之事。可见前者是来自后者,说是继承或是仿效也一样。红楼梦“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这金陵十二钗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是来自情史一书。请看该书206页上“嘉靖间,海宇清谧。金陵最称饶富,而平康亦极盛。诸姬著名者,前则刘、董、罗、葛、段、赵,后则何、蒋、王、杨、马、褚,青楼所称‘十二钗’”。何为“金陵十二钗”?警幻仙姑说“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而青楼十二钗则是指嘉靖时期金陵地方诸姬中“著名者”。这说明白些,就是曹雪芹题的金陵十二钗和情史上的青楼十二钗,是完完全全一个意思,都是金陵地方的女子,一个是冠首者,一个是著名者,只是时间先后之分吧了。仅仅凭上面所叙两部书的名字之间的关系,即可这样说,没有情史也便没有红楼梦。

红楼梦和情史两书之间还有着密切的文字渊源关系,现在以红楼梦的顺序为顺序,举例说明如下。

1.红楼梦这个书名从何而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向来说法不一。我看是来自情史,该书380页“帘试卷小红楼”;633页“相与吹洞萧于红楼之上”;676页“红楼日暮莺飞去”;463页“倚红楼盼韩郎”等等,不一而足。谁能说红楼梦这个名字的渊源不是在情史里呢。

2.红楼梦第一回,绛珠仙草为了酬报神瑛侍者灌溉之德,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以下同);又,姑苏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情史上736页“邮亭一夜风流少,匆匆后会应难保”,若将这诗句中“邮亭一夜”换成“红楼一梦”,恰恰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同页上还有“如今了却风流愿,一任东风啼鸟声”。又794页“采采珍禽世罕俦,天生匹偶对风流”。又86-87页薛氏二芳家是吴郡阊门外,又是“风流好似鱼游水”的两个风流少女。可见红楼梦里绛珠仙草等风流冤家的风流和情史上所表述的风流是相通的。

又,那僧人对道人说“今日这石复还原处,你我何不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情鬼”一词何来?情史卷二十即情鬼类矣。

3.红楼梦第二回“偶因一回顾,便为人上人”;情史622页“谁知一回顾,交作两相思”。红楼梦和情史两书,在这诗句上不光句型完全一样,意思也基本相同,谁能说这没有文字上的渊源关系。

又,冷子兴介绍王熙凤说“竟是一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第六回周瑞家的又介绍说“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情史768页“盟之雄略,百倍男子”。在这里,红楼梦对王熙凤的夸张和情史对武盟的夸张,如出一辙。

4.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说:“在家时记得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第二十五回贾政对一个和尚和道士说:“家中有两个人中了邪,不知有何方可治”?那道士笑道:“你家现有希世之宝,可治此病,何须问方”?情史236-237页有宝,出昆仑玄圃中,其主人在长安东街遇一胡僧说“君有宝玉在怀”,见后又说“此天上之物,非人间有也”。红楼梦中贾宝玉和甄宝玉的名字似来自此。

5.红楼梦第三回描写宝玉是“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不光宝玉,在红楼梦中还有秦钟、柳湘莲、北静王等男子,都有女子相貌和女子风味。这男子女貌在情史里已有先例,562页就有一位“妖丽姣好如美妇人”的男子。

6.红楼梦第四回说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又二十八回说“生的肌肤丰泽”;还有二十三回说宝玉“神彩飘逸,秀色夺人”。情史662页就有“肌肤滑莹,凝脂不若”和“神魂飘越,莫知所为”。这也表明了两书的文字渊源关系。

7.红楼梦第五回“孽海情天”对联有“可怜风月债难酬”,这和情史465页“小青又续风流债”可对看。

又,“金陵十二钗”所本是情史206页青楼十二钗,前文已述,此处不赘。

又,探春判词有“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情史465页则有“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

又,宝玉在太虚幻境喝的酒“香冽异常”;情史641页则有“酒味醇烈特异”的文字。

又,“枉凝眉”红楼梦曲中有“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情史465页则有“妾映镜中花映水”;又417页有“镜花水月,犹属幻想之依稀也”。

又,“枉凝眉”红楼梦曲子说林黛玉的眼泪“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情史466页则有“晨泪镜潮,夕泪镜汐”。一是一年到头,一是白天昼夜,说前者源于后乾似乎不是无理。

又,警幻仙姑说“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情史83页则有“淫而好色”;585页又有“贪色为淫”。又,“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此皆皮肤滥淫之蠢物”;情史209页则有“今纵欲之夫,获新而置旧;妒色之妇,因婢而虐夫,情安在乎!惟淫心未除故耳”。这回书中两书文字渊源痕迹流露的更多更明显。

8.从“缱绻”一词看红楼梦对情史在文字上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红楼梦第五回上,贾宝玉在太虚幻镜按照警幻仙姑的旨意,他和可卿成姻,“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这里缱绻一词在红楼梦仅此一见,可这个词在情史中却反复出现,请看:87页,尽缱绻之意焉;92页,遂得谐缱绻之私;243页,极尽缱绻;293页,是以暂谐缱绻耳;392页,尽缱绻之意焉;450页,缱绻意难终;660页,缱绻永夕;663页,两情缱绻,愈久愈固;719页,鱼水欢谐,极其缱绻;731页,色态益妍,缱绻欢洽;812页,相与就寝,极其缱绻;822页,曲尽缱绻之乐;878页,缱绻犹未毕,使我梦魂散。

红楼梦和情史两书对缱绻一词的使用完全一样,不仅如此,前者又好象是对后者的注解一样。无疑,红楼梦对缱绻一词的使用,是继承情史而来。不同的是情史六十万言,缱绻一词出现不下二十次,而红楼梦百万言,这个词只出现一次,这就是红楼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使用的一个具体范例?

9.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说:“可是说的:‘侯门似海’”;情史129页则有“侯门一入深如海”,说前者是据后者而来的,行么?

10.红楼梦第十二回有“正反面皆可照人的镜,背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这风月宝鉴是红楼梦一书的又一个名字,那道士说:“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冯梦龙在情史序中则宣布:“择取古今情事之美者,各著小传,使人知情之可久,于是乎无情化有,私情化公,庶乡国天下,蔼然以情相与,于浇俗冀有更焉”。又提出“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可见,风月和情天两个宝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宗旨是一样的,而且又都是书的副名。何其巧也,这巧的又何其妙也。

11.红楼梦第十六回有“银子成了土泥”;又八十三回有“金银财宝如粪土”。情史561页则有“用财如粪土”。

12.红楼梦第十七回有“兰风蕙露”题匾。情史86-87页则有兰英蕙英二女子,她们住的楼叫兰蕙联芳楼,她们的诗集又叫兰蕙篇,可见兰风蕙露的渊源也不能说它和情史没有关连。

13.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诗句有“多少工夫筑始成”。情史168页则有“多少工夫织得成”。

又,李纨题匾“文采风流”。情史87页则有诗句“文采风流知有日”。

又,林黛玉有诗句“香融金谷酒”。情史上465页则有诗句“盈盈金谷女班头”和“季伦原是解风流”。

14.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不想看热闹戏,却想到了宁国府小书房里挂的一轴美人,这时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重慰她一回。在这里,宝玉把美人画当作活着人的情节,也不是没有根据的。情史280页叫“真真”的妇人画,经过百日昼夜不停地呼其名,画上妇人真的成了活人,而且和喊她的男子成了夫妻;又282页古画桃花仕女,怜惜一个文人的才华和对她思念之情意,变成了活人并能为之“歌以侑觞”;又293页上桂花仙子画,因一士人对其真心思念和敬供,也变成活人并和士人成了夫妻。

15.红楼梦第二十回有“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情史147页则有“光岳气分,磊落英伟,不钟于男子,而钟于妇人”;又173页还有“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男子,而钟于妇人”。红楼梦在这里的语言情节完全是来自情史。

16.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回目有“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该回回末有四五百字叙描杜丹亭词曲对林黛玉的心灵启动:心动神摇;越发如醉如痴;心痛神驰。情史465页则有诗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这里的红楼梦文意象是来自情史的诗意。

17.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有“冷雨敲窗被未温”。情史465页则有“冷雨幽窗不可听”。

又,林黛玉诗句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情史464页则有“当以净体皈依”。前者如同是后者的意译。

18.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有“秋千架上春衫薄”。情史465则有“春衫血泪占轻纱”。

19.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有“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情史464页则有“抚几,泪潸潸如雨”;又467页又有“百结回肠写泪痕”;又794页还有“镇日清闲得自由”。

20.红楼梦第三十五回有林黛玉回潇湘馆时,她的鹦哥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这个会说话的鹦哥,还能念黛玉的诗句。而情史251页则有“一绿鹦鹉,见人能言”;又428页有“能言鹦鹉一只”,“戏以红豆掷之,鹦鹉忽言曰:娇娘子何打我也”;又529页又有有人来时,鹦鹉曰:“有人入来,急下帘者”。

21.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末有三个媳妇,听见一个“赏”字,每人撮了一笸箩,向台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又五十四回开始,贾珍、贾琏预备大笸箩的钱,听贾母说赏,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情史561页则有“散钱十车,使之争拾相踏践,有死者”。红楼梦继承情史的撒钱传统,却不见争相践踏有死人的弊端,这自然是社会进步的现象。

22.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有平儿的话“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史328页则有“得好休时便好休,收花结子在绵州”。

23.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有“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情史665页则有“三四人至岑村,饮酒小醉,暮还。时炎热,因下马入林中,枕石而眠”。

24.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抽花名签是一支“风露清愁”的芙蓉花;又七十八回晴雯死后成了管芙蓉花的神,又有宝玉撰写《芙蓉女儿诔》。情史465页则有“脉脉溶溶艳艳波,芙蓉睡醒欲如何”。两书都把芙蓉拟人化了。

25.红楼梦第七十回有林黛玉写的一首古风《桃花行》,诗句有: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拢,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情史465页则有冯小青写的一首古诗,诗句则有:垂帘只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态基本一样。

26.红楼梦第七十七回有宝玉和晴雯告别时,晴雯送给宝玉“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作为纪念。情史337页则有杨富和王幼玉告别时,王送给杨“手指甲数个”作为纪念。晴雯终别情人送指甲作为纪念,这很新鲜,原来情史上早有先例了。

27.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有晴雯对小丫头说:我不是死,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爷命我去管花儿。我如今在未正二刻就上任去了……是天上的神仙来召请,岂不捱得时刻?而情史250页则有“古今有才情者,勿问男女,皆不死的”。前者的情节是化后者而形成的,似是没有问题。

28.红楼梦第八十九回有“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情史465页则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两书只一字之异,能说前者不是来自后者么。

又,该回回目有“颦卿绝粒”,回末又有“一日竟是绝粒,粥也不喝”。情史464页则有“水粒俱绝”的文字。

29.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回目有“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情史465页则有“以第一图进,立焚之。又索诗,诗至亦焚之”。可见,焚稿渊源也在情史上。只不过由妒妇焚之过渡到由作者自焚之吧了。

30.红楼梦第九十八回有“紫鹃便端了一盏桂园汤和的梨汁,用小银匙灌了两三匙”。情史464页则有“日饮梨汁一小盏许”的文字。

又,林黛玉对紫鹃说:“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情史465页则有冯小青诗:“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说是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这是林黛玉和冯小青都有热爱家乡和乡土观念的具体表现。

从以上的条分缕析可以看出,曹雪芹读过情史一书,且是读的透熟,因此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自然流利如自己头脑所出。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然继承,自觉接受,自动运用。熟能生巧,此之谓也。

初次阅读情史一书,就发现红楼梦和它有上面列出的四十多条文字关系,这说明红楼梦在创作过程中明显受到情史的启迪。从词句诗语甚至情节的移植、继承到创新发挥,都留有清晰的痕迹。

情史一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有的是历史上的,有的是传说中的,也或有的是现实生活中就存在的。红楼梦的成功有一点是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情史在内)的成果,这是不言而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