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批判的是“好便是了”

标签:
现实红楼梦比什代表是一种 |
分类: 红楼文化 |
《好了歌》作者甄士隐
很多人都以为《好了歌》是在讲人生的虚无。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因为曹雪芹是不会步入那些平庸之辈的后尘,写什么“人生如梦”之类的东西的。
《好了歌》远比什么人生虚无之类要深刻。曹雪芹的《好了歌》是在批判四个东西,这就是中国人最感兴趣的四个东西:功名、金钱、娇妻、儿孙。曹雪芹说,当人们看到它们的“好”的时候,更应该看到它们的“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四个东西代表着那些抓得着的、摸得着的、能抢到手的东西,可是那些抓不着、摸不着、抢不到手的东西他们却根本不感兴趣。至于“好便是了”背后的“了便是好”,他们就更不感兴趣了。
这些抓得着的、摸得着的、能抢到手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有限资源;那些爱、美、与信仰可以由自己加以创造的资源,我们称之为无限资源。对于无限资源的追求,才是生命的真实含义,也是生命快乐的根源。《好了歌》告诉我们,如果你只追求吃喝玩乐之类的有限资源,那你肯定就迟早要完蛋,这就叫好便是了。
不过,《好了歌》实际上还隐含了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了便是好”。这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了追求有限资源是一种人生的失败,如果你随即转过身去,转而去追求无限资源,转而去追求爱、美与信仰,那也就好便是了,那你便有了一个正确方向。《红楼梦》批判的当然是“好便是了”,但是《红楼梦》提倡的则是“了便是好”。因此,《好了歌》不但预示着功名、金钱、娇妻、儿孙等功利的、现实的有限资源的退场,而且还意味着爱、美与信仰等无限资源的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