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里斯本(33)航海纪念碑·贝伦塔·修道院

标签:
地理大发现纪念碑贝伦塔热罗尼姆修道院世界上首家航海学校 |
分类: 欧洲 |
葡萄牙里斯本(33)航海纪念碑
·
1960年,为纪念“航海王子”亨利(1394-1460年)逝世500周年,葡萄牙竖立“大航海纪念碑”,也称“地理大发现纪念碑”。纪念碑坐落在特茹河畔,是当年葡萄牙人出海远征的集结地,靠着四月二十五日大桥。
葡萄牙1139年开始独立,但经过两个世纪,依然内外交困,前途渺茫。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指出葡萄牙的发展方向只能是海上。
若昂一世国王的第三子亨利王子,特别痴迷地理学和航海战略,亲自制定国家计划并且通盘实施,先后在葡萄牙建立了世界上首家航海学校、天文台、图书馆、港口及船厂,为葡萄牙日后海上称霸,奠定了牢固基础。
1415年8月,亨利王子率葡萄牙舰队,攻占了北非的伊斯兰贸易中心休达(今属于西班牙)。自此,葡萄牙在海上开始了“攻城掠寨”,成了殖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这个大航海时代的全球性帝国,一度面积相当于本土上百倍的帝国。
高52米的纪念碑气势恢宏,如同一艘起锚待发的大帆船,以纪念葡萄牙300年来开疆拓土的光辉历史。正面的碑文写着:献给亨利和发现海上之路的英雄们。
船头第一人,就是亨利王子,其后是著名航海家达·伽玛,他发现了欧洲至印度的航线。两面共80多人,航海家及葡国著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水手等,个个踌躇满志。
位居第四的,是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哥伦布是意大利人,是在西班牙女王支持下远航。他能上纪念碑,是因为在葡萄牙学的航海。终于知道,哥伦布为何要到葡萄牙学航海。
贝伦塔建于1514-1520年,历史上曾被当作海关、电报站,甚至是灯塔,也曾利用贮藏室改造成地牢。如今是博物馆,陈列着当年的大炮和炮台。
实在查不出下面是什么碑,还有2位哨兵站岗。想了很多名称,在网上也搜不到。好不容易在一篇游记上看到此碑此馆照片,也没写名称。
热罗尼姆修道院始建于1501年,是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为纪念伽马发现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建造耗时近100年。
修道院与教堂的门墙连接长达100多米,是中世纪建筑史上登峰造极之作。雄壮的气势,彰显着昔日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地位。
修道院的里面,亮眼的漂亮。
与修道院相连的圣玛利亚骑士团教堂,大门中间的人物雕塑,是亨利王子,其他是基督的12门徒。
圣坛前的巨大横廊屋顶,没任何柱子支撑,是中世纪时的工程奇迹,一度奉为经典。
教堂里,航海家伽马的石棺,他发现了欧洲至印度的航线。
另一侧是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石棺,就是在罗卡角写出“陆止于斯,海始于斯”。也许是这个。
当时稀里糊涂拍了两石棺,不知里面是谁。也许教堂里就两石棺,我是6年前,2016年4月去的葡萄牙,实在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