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88)张九龄风采楼余靖百年东街

标签:
广东韶关风采楼余靖张九龄百年东街 |
分类: 长江以南 |
广东韶关(88)张九龄 •
从韶关东站过大桥,右拐沿着浈江,最先看到的石雕是张九龄。在韶关,多处竖有张九龄雕塑,还有专门的张九龄公园。
沿着浈江再向前,是曲江园,曲江园里的张九龄雕塑。
张九龄(678-740年),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出生于世代仕宦家庭,9岁知属文,是唐代唯一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
716年,张九龄去官归养,回岭南住一年多,向朝廷状请建大庾岭路。后人誉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的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到宋代,还方便了大量移民南下。
740年,张九龄回乡扫墓,五月七日因病去世,终年68岁。张死后不久,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安史之乱”,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唐玄宗仓皇入蜀,因追思张九龄的卓见而痛悔不已,特地遣使曲江祭奠故人。
张九龄留有20卷《曲江集》传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望月怀远》中唱绝千古的一句。


为纪念 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明代弘治十年(1497年),由韶州知府钱镛建造,屡经重修。1934年以水泥钢盘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风采楼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风采”一词,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风采楼”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的存世珍品。









风采楼 ,现也是韶关市博物馆。上风采楼。楼上的平台,在楼上欣赏风采楼的门楼。


附近的老城老街,已是百年老街,号称 “百年东街”。













酱园博物馆,广州会馆,各大报社的韶关记者站,其它餐饮店及游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