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平(47)赤坎镇·《让子弹飞》·司徒美堂故居

标签:
广东赤坎《让子弹飞》司徒美堂故居沿途大门牌坊乡土游 |
分类: 长江以南 |
绵延300多米的骑楼街、600多座骑楼,深得影视界青睐,认为赤坎古镇的民国风情,极具老广州、老香港的韵味,前后有80多部影视剧以此为主景地,还在镇里建了影视城。
乘606路快到赤坎镇,看到路边一长溜雕塑。玩过古镇,往回走了大半站,特地去欣赏,原来是《让子弹飞》里的人物造型。
2010年上映的《让子弹飞》, 是说民国年间,花钱捐得县长的马邦德(葛优饰)走马上任,遭土匪张麻子(姜文饰)伏击,为保命,马谎称是县长的师爷。于是张麻子化身县长,赴“鹅城”上任。鹅城偏僻,天高皇帝远,一方霸主黄四郎(周润发饰)只手遮天,没把新县长当回事……
在这十多个雕塑人物中,葛优的造型最多。
赤坎镇,以前曾是开平县的所在地,靠着古城镇一站路的开平一中。
1919年,开平县长李介丞带头捐毫银300元,然后派人到香港等地募捐。1920年招生100人,分两班,学校设在鼎信祖祠,称“开平县立中学”。首任校长就是李县长。
1933年筹建新校舍,司徒教伦堂族人,献出96亩地,并捐5万元白银;关光裕堂捐款1.5万;在东南亚向华侨募捐4万港币。1935年建了教学大楼(教伦堂纪念堂)和宿舍大楼(光裕堂纪念堂)。
1949年10月,县政府接办该校。1960年改称开平中学,1968年改称“赤坎公社中学”,1978年恢复原称。1993年开平撤县建市,更名“开平市第一中学”,同年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
那天是星期六,中午,大批学生等车回开平的城里。旁边还有很多要乘车的。
再往前走一站,是教伦中学。因大门不在路边,拍了汽车站牌,就几人等车,因为是农村中学。学校就在这车站的后面。
创办于1988年的教伦中学,由海内外司徒氏宗亲集资1000万元港币,纯华侨捐资的农村中学。校董会注册于香港。
2001年,校董会筹款1500多万,又发动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捐资近1000万,改善学校的各方面。
别小看这农村中学,起点低,发展快,进步大,是唯一连续三年荣获江门市高考最高奖项的普通高中。(开平属于江门管辖)下面是位于路边的学校运动场大门。
看到路边的宣传,问一男生,红色旅游地在哪?男生说是南楼,就2站路,不远。
知道郊区站距离长,但郊区的车少,等车的学生又多,只有继续走。
这些水泥支路,有宽有窄,看多了,看出大多是无偿捐修。钱少的,就在路口建个小路标;钱多的,就造个大门牌坊。这儿的村庄都不大,走不远,就能看到一个村庄大门,甚至是靠一起。有的能看出是村里公费做的大门牌坊。
顺路看到司徒美堂故居,2019年定为全国文保。遗憾屋门关着。
司徒美堂,不仅在赤坎镇最著名,还是开平市最著名,在开平最大的广场,只竖了一座司徒美堂的雕像。
在赤坎镇,建于1923-1925年的“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历史名人走廊里的司徒美堂的个人照片最大。
故居的附近,有座高大亮眼的碉楼,小村庄也好看。
几处看到农村妇女在挖荸荠。原本只想看古镇,顺路来了场有趣的乡土游。
这几只看门狗,是为了防人偷甲鱼。
甲鱼池的后面,有座破旧的碉楼,但绕不过去。没想到那就是著名的南楼,上面的残缺,是被日军炮轰。
溜溜达达,边走边拍,不知不觉走了2小时,才到了南楼。那天是我在三十多天的广东游中,走路最多的,33915步,22.72公里。
完全是按自己的步速节奏,又完全是去看自己想看的,不是特别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