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45)锡克教,新德里班戈拉·撒西比谒师所

标签:
锡克教新德里锡克教神庙圣水新德里 |
分类: 亚洲 |
印度(45)锡克教,新德里班戈拉·撒西比谒师所
因为解放前上海租界的“红头阿三”,很多人以为印度人都包着头,其实在印度,只有信仰锡克教的锡克男子才那样包着头。
锡克教(Sikhism)是印度一个比较大的宗教,是世界十大宗教之一。
锡克教是在16世纪初由那纳克创建,由于追随他的弟子都自称是“锡克”,意为“门徒”,因而就被称作“锡克教”。
锡克教徒是印度最容易辨识的族群,他们包头巾,蓄长发、长须,他们认为这代表睿智、博识和英勇;佩戴沉重的钢手镯,意味着锡克教兄弟亲如一家,永远团结;使用Singh作为姓氏,意为“狮子”。这些标记,让锡克男人永远不会忘掉自己的身份。
胡须不能剃刮,但能修剪。包头的头巾可以五颜六色。据说,有人的头巾可达30多公斤。包一次头巾是很耗时的,现在简单方便了,有的制作成了“帽子”,直接往头上一戴就行。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Gurudwara
这座谒师所,本来是17世纪印度统治者拉贾斋辛格的别墅,1783年还建造了一座小庙,目前的建筑大多建于1947年以后。
锡克人是印度最有钱的民族,所以这座神庙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庙宇高大而圣洁。中间的大圆顶和旁边的小拱顶,全部覆以金箔,亮眼而高贵。神庙有两个大门。
印度教寺庙有时不让异教徒进去,伊斯兰教在祈祷时要清场,锡克教的神庙是随时随地都能免费进,但要穿长袖长裤,还要脱鞋、戴头巾。存鞋和提供头巾均免费。有的游客在高兴地挑选三角形小头巾。
广场旁的水池有足球场大,水池四周是长长的宽大精美的石廊,传说池中之水能包治百病。
锡克教8岁的第八代上师哈尔•克里香,在此用清洁的井水帮助天花和霍乱患者(最后他自己被传染去世),因而此水被世界各地的锡克教徒尊为圣水。
我去时正赶上仪式,大主教端坐在神坛正中,接受信徒朝拜。可以围绕神坛转一圈,于是我从四面拍了神坛和主教。
教徒进神庙时,会在进门处买一点谷子,其实买谷子就是捐钱,然后他们把谷子撒在供奉处,得到一块饼之类的食物。就在这儿,看我是外国游客,也送给我一块饼。
锡克教是印度最富裕的集体,他们秉承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所有的神庙都为穷人提供免费餐饮食宿。
神庙的前面还有专门捧着圣水的,供教徒和其他人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