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的21座塔楼 俄罗斯自由行(53)

标签: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大门塔楼 |
分类: 欧洲俄罗斯 |
俄罗斯自由行(53)克里姆林宫的21座塔楼
克里姆林宫位于鲍罗维茨山岗上,始建于1156年,多尔戈鲁基大公在其分封的领地上,用木头建立了一座小城堡,后改筑为石墙,15世纪莫斯科是首都后,扩大为砖砌的粉红色宫墙。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不等边的三角形。
三面宫墙的总长2235米,厚3.5- 6.5米,高5-19米,四座城门,形态各异不重样的21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于宫墙上。塔楼的历史可追溯到14~17世纪,每个塔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历史。不过,大部分塔楼是按同一种风格建造的。
按上面的图示,20座塔楼排列的依次是:
1、库塔菲娅塔楼,建于1516年,是座无顶的漂亮塔楼。
通过一座以前是横跨护城河的砖桥与特罗伊茨克塔楼相连。
2、特罗伊茨克塔楼(圣三一塔),建于1495年,高80米,是克里姆林宫最高的塔楼,下面的特罗伊茨克门,是皇帝和军队凯旋时必经的大门,现在是克里姆林宫的主入口,也是游客出入克里姆林宫的通道。16世纪到17世纪塔底有一座秘密监狱。
下面是在克里姆林宫里面,看特罗伊茨克塔楼和大门。
3、武器库中塔楼(军械库塔),塔高39.8米,建于1495年。如此命名是因为位于桔黄色武器库的正后方,塔下有战胜法国的纪念碑,面朝宫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极像是花园中的一景。



4、武器库角塔楼,在克里姆林宫的拐角处,背靠桔黄色武器库,旁边是历史博物馆,靠着尼古拉塔楼。
5、尼古拉塔楼位于红场,高70.5米,19世纪初以哥特式风格重建,明显的与众不同特别好认,靠近历史博物馆。厚厚的墙壁中有个秘密水井,遭围困时将起大作用。在宫内位于武器库和总统府之间。可惜在维修,大门看不到了。古时,这里曾是圣尼古拉修道院。
6、参政院塔楼,位于列宁墓的正后方,建于1491年,高34.4米,塔顶直接建在城墙上,是最古老的塔楼。
在克里姆林宫里面看这个最大最著名的塔楼。
1851年,斯巴斯克塔楼安装上一座时钟,就是现在的这座,每15分钟报时一次。自鸣钟的构造复杂庞大,占据了三层楼的高度。以前的自鸣钟是靠人工发出声音,现在是靠电力带动。四面的四个钟与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是俄罗斯最准的钟,“克里姆林宫钟声”就源于这里。
从第一颗红五星安装在斯巴斯克塔楼,克里姆林宫红星已有八十年历史,开始是黄铜,为防雨雪腐蚀,全部采用昂贵的红宝石,并在红星底部加装轴承,当遇强风时通过转动而不会折断,又可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每个红星都装了12个亮度达5000瓦的泛光灯,夜晚也能看到闪闪的红星。
8、沙皇塔楼是最小的塔楼,高16.7米。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曾在这里观看红场,于是在此造塔,开始是小木塔,命名为沙皇塔楼。
9、警报钟塔楼,在沙皇塔楼的左边,塔高38米,因悬挂大钟而得名。站在警报钟塔上可观察到敌人动向,如敌人靠近,哨兵就会敲响大钟。不过现在塔上已无钟。
10、君士坦丁-海伦塔楼,高36.8米,1940年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完成,名字来自于君士坦丁-海伦教堂,是市民与士兵进入克里姆林宫的关卡,作为城门使用。该塔楼在警报钟塔楼的左边,在瓦西里大教堂的斜对面。
11、别克列米谢夫塔楼(莫斯科河塔楼、沃列茨塔),高耸于东南角,高62.2米,1488年由意大利建筑师建造完成。该塔因紧挨贵族别克列米舍夫的花园而得名。瓦西里三世时,别克列米舍夫花园及塔楼是关押被贬黜的王公贵族的地方。因地处莫斯科河与护城河的交点,是重要的军事连接点,也是克里姆林宫的最前沿。1707年,为抵抗瑞典人,彼得一世在塔底建造堡垒,以放置更多的重武器,设施在1812年拿破仑入侵时被摧毁,后修复。该塔是受到较少破坏的塔楼之一。现今因位于沃列茨大桥附近,被命名莫斯科沃列茨塔。墙内就是普京的直升机停机坪,
12、彼得罗夫塔楼,高27.15米,在莫斯科河塔楼的左边。早期被损毁,1783年重建,1812年,莫斯科被法国占领再遭摧毁。1818年修复,供园丁使用。


13、第二座无名塔楼,高30.2米,建于15世纪80年代。塔顶是八角形幕形顶盖,上有一个风向标。塔身内有两层,上层为封闭拱顶,下层是柱形拱顶。右1为此塔楼,右2是下面的塔楼。
14、第一座无名塔楼,高34.15米,建于15世纪80年代。由一个四面体金字塔组成。塔内有两层,上层为封闭拱顶,下层是十字拱顶。
15、台尼克塔楼,又名地下坑道塔楼。右数第1个塔楼。
16、报喜塔楼,高32.45米。相传,古时在这个塔里保存着报喜的圣像。1731年,在这座塔楼附近修建了天使报喜大教堂,苏联时期,报喜教堂被拆除。报喜塔楼在供水塔的右边。
17、沃多夫兹沃德塔楼(供水塔),在宫墙的拐角处,建于1488年,高61.85米。这个供水塔,有一口井町供应用水,用机器从塔底的井里提水运到塔顶的储水池,然后将水分配给各个宫殿。后来,这个机器被拆运到圣彼得堡,作为喷泉装置使用。供水塔里,还有地下秘密通道通往涅格林那亚河。
18、保罗维茨塔楼,高54米,建于1490年,历经几次重建及整修,1860年形成现在的样式。塔楼下是克里姆林宫最古老的出入口,工作人员由此出入。
19、武器塔楼在保罗维茨塔楼的左边。
20、司令塔楼(指挥官塔楼),建于1495年,高41.25米,19世纪时由于毗邻指挥部大楼而得名。塔身共有三层,每层都用圆形拱门装饰。是照片最左边的塔楼。
克里姆林宫的围墙高大坚固,塔楼高低错落距离不等,大小不一功能不同,造型各异蔚为大观,是世界上最美的宫殿围墙。不过,我当时并没想过要拍全塔楼,上网找资料,想给那几个专门拍的著名塔楼对号入座,发现我竟然稀里糊涂地全部拍了,虽然有些塔楼只是碰巧当的陪衬。因为我就住在克里姆林宫的斜对面,来回远近拍了几百张。不过我找的资料并非官方资料,想找也找不到,只找到2篇比较全面的网文,不知有的是否以讹传讹。
不过我慢慢地对号入座后,发现应该是21座塔楼。下面就是那个没人写入和放照片的塔楼,跟排列第一号的无顶塔楼比较,形式图案大同小异,只是外形是椭圆形的。
其中的斯巴斯克(7)、尼古拉(5)、特罗伊茨克(2)、沃多夫兹沃德(17)和保罗维茨(18),是克里姆林宫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上面的红宝石五角星,即是“克里姆林宫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