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带工
(2013-06-17 10:53:53)
标签:
旅游、国外、趣闻 |
分类: 亚洲 |
中韩带工
乘韩国CK号邮轮去韩国旅游,要到连云港乘船,在国际客运站等船,我问身边一时髦女士,也去玩?她笑答,我是商人。但我觉得她的神态不太像涉外商人。
快上船时,进来几十个韩国老人,大多身上别无他物,每人都手提同样一个装5斤麻油的塑料桶和一个装着5斤大蒜瓣的小纸盒,胶带纸将纸盒与桶粘捆在一起。
乘船就为看海,冒着冷风细雨独自在甲板上溜达,终于碰到一个也闲逛的,两个无事佬,找一避风处聊开了。聊着聊着,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世上竟有这种职业。而她因有人分享她的快乐,有问必答。
一开始她也自称“商人”,后来笑道,什么商人啊,说起来好听而已,实际上就是“带工”。
中韩两国都有专门的公司和一大帮人,不停地来回入境带东西,但游客不能带。虽说韩国1斤麻油80元,1斤大蒜瓣30元,但就那点东西,船票都不够吧?
她解释说,麻油大蒜只能随身带,能托运的办托运,每人每次可带货50公斤,而每种又各有限量,如麻油大蒜等限量5斤。
我问,船票多少钱?不知道,韩文船票看不懂。买船票、带什么货、打包、运输等等,一切都由两边的公司操办,带工的任务就是下船取货,通关,最后将货交给韩国公司,再从那公司拿货,再带回中国,循环往复。一般往韩国带农副产品,往中国带工业品。
船上餐厅,一日三餐55元,质次价高。女带工一般自带饭菜,男的怕烦吃餐厅。男带工支出是多些,但他们也能挣啊,年轻力壮的还兼当搬运工,就是把托运的货物,背着爬上邮船又窄又晃又长的梯子,把货送进船仓,到对岸再背下去。但她不知背一件是多少钱。
从连云港到韩国的平泽港,航行约24小时,连同进出港边检及等待,共约30小时。每次邮船回连云港,都会停泊半天一天的,所以她也有时间料理家务,每星期跑两趟,不想跑打声招呼就行。
她掩饰不住地兴奋说,没想到50岁退休后,还能找到这么份好工作。上了船,看书、看电视、打毛线、打牌、聊天,比以前上班和搞家务都舒服。反正她非常适应和享受这工作。跑一趟挣三四百,回连云港交了货,当场结算付钱,每个月能挣到三四千。老带工讲,金融危机前还好,每个月能挣七八千。她打工的公司是韩国人开的,老板娘是中国朝鲜族人。
以前在报上看到,中韩间每天有上万人出入海关,我还怀疑是登错了。原来,每天有那么多越洋带工在中韩间“蚂蚁搬家”。
回国时,同舱房有人高烧不退,领队找来随船的中国医生。病人并无大碍,医生对领队说,刚看过一韩国人才危险呐,七十多岁,心脏病,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又老又病的还当带工,真是要钱不要命,万一死船上了,公司和船上都得赔吧?
医生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无家可归,回到韩国只能睡马路,在船上还有吃有住能洗澡,相互照应,他们要是哪天死了,随便一埋,没人去管的。知道韩国不是人人富裕,但没料到有这样穷困潦倒的。
一开始看到船舱过道的不锈钢扶手上晾满了衣服,我还为国人感到难堪,省水都省到人家韩国船上了,后来知道全是韩国人的,下船后无处洗晒。那些七老八十的韩国带工,是真的以船为家了,他们还按原本的生活习惯打地铺,舱房里整齐洁净。“带工”这个行当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份好工作,还能有个“家”。人老体弱多病没关系,是个人,能带50公斤货入境就行。
中国的带工大多是中年人,中国的公司是不会招老人自找麻烦的,有外地人当带工,都在连云港租了房子,没人把船当成家。
我想,带工们更希望两国友好往来,而且还希望两国货物的差价越大越好,有差价他们才会有这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