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编者语:端午小长假到了,你的出行计划安排好了吗?不过,小心沉默的旅行杀手——深静脉血栓,要知道,深静脉血栓最喜欢钻长途旅行的空子!因为长途旅行需要长时间坐车、坐飞机,这些交通工具大多位置狭小,限制了乘客的活动。当连续数个小时缺乏活动时,下肢的血流容易淤滞并形成血凝块,这就是深静脉血栓(DVT)。那么,长途旅行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呢? 教你7招预防旅行杀手!原文如下:
小长假来临,谨防「旅行杀手」
在儿女长大离家后,英国的Ricard和Marie夫妇策划了一次夏季环游爱琴海的旅行,来庆祝新的人生阶段。在旅行途中,46岁的太太Marie突然毫无预兆的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医生判断她发生了深静脉血栓(DVT)导致的严重肺栓塞。
这种情况并不常见,然而一旦出现,后果将非常严重。
沉默的旅行杀手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万人死于深静脉血栓(DVT)引起的肺栓塞。
DVT由各种原因引起,长途旅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需要长时间坐车、坐飞机,这些交通工具大多位置狭小,限制了乘客的活动。
当连续数个小时缺乏活动时,下肢的血流容易淤滞并形成血凝块,这就是深静脉血栓(DVT)。
DVT也常常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绝大多数DVT患者的还是比较幸运的,毕竟DVT引起致死性肺栓塞的比例只有1%左右。但是发生DVT后的不适症状、需要长期的服药,部分人还会担惊受怕,将严重干扰正常生活。
DVT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健康的还是正在生病的人。
无需恐惧,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
长途旅行如何预防DVT?
TIP 1 :
经常起身活动
如果在坐飞机、汽车、火车时长时间膝部蜷曲,小腿静脉发生血栓的风险就会增高。以下几招预防DVT:
-
每隔1小时起身,在座位周围来回走动;
-
每隔1小时在高速服务区停留,下车活动;
-
尽量选择靠近走道的位子;
-
尽量选择前面空间较为宽敞的位子;
TIP 2 : 在位子上进行腿部活动
如果没有条件离开位子,可以做“踩刹车”动作预防DVT。
一般建议:每隔30分钟,做20-30次踩刹车动作。
“踮脚跟-抬脚趾”:模拟步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TIP 3 : 穿医用弹力袜
对于曾有DVT的病史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在旅行时穿上医用弹力袜。弹力袜下紧上松的梯度压力设计有助于腿部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TIP 4 :
多喝水,少喝酒
长途旅行中饮水减少会让血液“变稠”,增加了发生DVT的风险。因此要记得饮用充足的水分,并且限制饮酒,因为饮酒会加速身体脱水。
此外,多喝水多去WC也会明显增加活动,一举两得。
TIP 5 : 警惕DVT的危险因素
以下情况可能会增加发生DVT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预防DVT:
-
孕妇和老年人
-
肥胖
-
吸烟
-
患有心衰
-
曾有DVT或PE病史
-
近期做过外科手术
-
患有恶性肿瘤或接受化疗
-
使用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
TIP 6 :
保证下肢回流通畅
四种常见的可能导致腿部血管受压的情况,容易诱发DVT的发生:
NO! 翘二郎腿
NO! 穿紧身衣裤
NO!腿部长时间放重物
NO!长时间保持蹲姿
TIP 7 :
学会迅速识别DVT
如果自已或者旅伴不幸发生DVT,能够迅速识别并尽早开始治疗,可以避免更危险的情况发生。
DVT的典型症状:腿部肿胀(单侧多见)和疼痛,一部分人皮肤发红(如图)。
有些DVT早期可以没有肿胀等症状,只有血栓蔓延堵塞侧枝静脉的开口,或者迅速蔓延时,才表现出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因此,大部分临床得到明确诊断的深静脉血栓,往往已经病程超过数天。
挤压小腿肌肉,或者足部背屈拉伸肌肉可以诱发小腿肌肉疼痛(Homan征),可以提示早期腓肠肌血栓形成。
一旦怀疑有深静脉血栓,争取在第一时间(数小时内)做下肢深静脉超声和血液D二聚体检测。早期诊断的价值在于可以启动早期治疗。治疗越早期,效果越好。
防胜于治,学会这些小技巧并且融入到自己的旅行习惯当中,便可尽情无忧享受假期了。
文 | 朱筱吟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