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待扬鞭自奋蹄

(2022-12-31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65

不待扬鞭自奋蹄

——臧克家《老黄牛》

 

“不待扬鞭自奋蹄”是臧克家的诗《老黄牛》中的句子,全诗是: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臧克家,中国现代诗人,1905年出生于山东诸城。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喜欢诗,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臧克家从小就背诵了不少古诗文。12岁上本村的初级小学时,臧克家已能背诵《陋室铭》《滕王阁序》等六十多篇古文。臧克家晚年回忆说:“相隔近七十年,至今仍能背得出来。当年啃骨头,今日始解其中味,获益不浅。”1930年,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这所大学的录取考试一共要考两门课,一门是语文,一门是数学。臧克家对数学几乎是一窍不通,而对于语文,臧克家则有一些看法。考试中有一个作文题是《生活杂感》,臧克家选择了这个题目,写了28个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篇作文被阅卷的中文系主任闻一多发现,闻一多从这三句话中发现了这个学生的才华,于是给了98分的高分。臧克家进入国立青岛大学后,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的鼓励与帮助,与闻一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4911月,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下了《有的人》一诗,高度概括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有的人》一诗长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广为传诵。

《老黄牛》一诗写于1975年,关于这首诗,臧克家在1982122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文中写道:“1975128日,我写了一首绝句,题目是《老黄牛》,全诗如下:‘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此诗收入1978年出版的《忆向阳》诗集,而且经常应邀给朋友们写写字,也时常写上这首诗,特别末二句为朋友所喜爱,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它。”

前两句“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写老黄牛在水田里耕作。“块块荒田”表现了田地多。“水和泥”表现了耕作的艰难。“深耕细作”表现了老黄牛工作的认真细致。“走东西”表现了老黄牛的忙碌。

后两句“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写老黄牛懂得时光的珍贵,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而自觉努力地耕田。“亦解”表现了牛的觉悟高。“韶光”是美好的时光。“不待扬鞭”就是不需要别人督促。“自奋蹄”意思是自己努力奔走。

其实,说牛“奋蹄”并不准确。牛在耕田的时候,行走又稳又慢。使唤牛的人不用鞭子,因为鞭子在水田里沾上泥水后无法挥动起来。使唤牛的人使用细长的竹竿或树枝,将竹竿或树枝的一端系在牛绳上,用来掌握牛前进的方向,催促牛前进。臧克家是山东人,可能没有见过老黄牛耕田的情景,说“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其中有很多想当然的成分。但是《老黄牛》一诗刻画了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形象,表现了老黄牛踏实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老黄牛”因此而成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者的代名词,“老黄牛精神”也成为社会呼唤和赞美的一种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因此而成为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许多人都喜欢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