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022-12-21 13:00:24)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51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诗《狱中题壁》中的句子,全诗是: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谭嗣同自幼好学,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18988月,谭嗣司参与变法,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往日本,有人劝谭嗣同赶紧走,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9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绝笔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后世称六人为“戊戌六君子”。

 《狱中题壁》是谭嗣同被捕后关押在监狱里,题写在监狱墙壁上的一首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前一句用人们帮助张俭逃亡的典故,希望人们帮助逃亡的维新变法人士;后一句用杜根忍死的典故,希望逃亡的维新变法人士忍死求生,等待时机,再图大计。张俭,东汉末年人。据《后汉书·张俭传》记载,张俭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途中投宿时,人们得知他是张俭,都不畏牵连,热情接待张俭。杜根,东汉末年人。据《后汉书·杜根传》记载,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杜根上书要求太后还政给皇帝,太后大怒,命人将杜根装入袋中摔死,行刑者敬慕杜根的为人,摔的时候不用力,待将杜根送出宫后把杜根放了。太后生疑,派人检查,看见杜根眼中生了蛆虫,才相信杜根已经死了。杜根因此而得以脱身。这两个典故都是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时,忠诚耿直的大臣舍身为国。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寄语众人和维新变法人士之后,写自己的选择:我要满怀豪情地面对敌人,仰天大笑,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我都有着忠肝义胆。对于这两句,有人将前一句中的“横刀”理解为“屠刀”,将前一句理解为“我面对敌人的屠刀,仰天大笑”;将后一句中的“去”理解为逃走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将“留”理解为“谭嗣同等被捕的人”。这样理解虽然能从谭嗣同的生平中找到一些依据,自圆其说,但过于牵强,也完全破坏了诗歌的意境。“我自横刀向天笑”是谭嗣同想象自己面对敌人时的豪迈之举,“横刀”是将刀握在手中,平放在胸前,是与敌人决战时的准备姿势。“向天笑”是藐视敌人的表现。“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表明自己有一副忠肝义胆。句中的“去”是一个衬字,没有实际意义。“肝胆”比喻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肝胆两昆仑”是比喻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就像昆仑山一样高大巍峨。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现出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是令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而又肃然起敬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