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2022-11-19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23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王士禛《题聊斋志异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是王士禛的诗《题聊斋志异》中的句子,全诗是: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王士禛和蒲松龄同为山东人,二人家乡相距不远。王士禛是新城人(今山东桓台),蒲松龄是淄川人,同属山东济南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正月,淄川人毕盛育病逝。王家与毕家有数代姻亲之好,毕盛育是王士禛的远门姑父。王士禛与毕盛育父子均有交往。康熙十七年,毕盛育的儿子毕世持举山东乡试第一名,王士禛十分赞赏毕世持。王士禛到毕家吊唁,此时蒲松龄正在毕家任塾师。王士禛在吊唁期间遇见了毕家的私塾先生蒲松龄。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也是二人唯一一次见面。两位文学巨匠因为有着相同的文学情怀,相谈甚欢。王士禛回到新城后,写信给蒲松龄,索要《聊斋志异》阅读并附送去了一些茶叶。蒲松龄感激之余,回信许诺“中元之后无不相寄者”,即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后一定会寄给王士禛。蒲松龄还在信中表达了结识王士禛的欣慰感和对王士禛的尊崇与敬重。此时《聊斋志异》基本成书,蒲松龄便按照承诺,将书寄给王士禛,王士禛读后,写下了《题聊斋志异》这首诗。这应该是《聊斋志异》这部小说集获得的第一首题诗。这首诗出自当时的文坛领袖之手,对蒲松龄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对《聊斋志异》这部小说集也是一个肯定。

 首句“姑妄言之姑听之”,“姑妄言之”语出《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奚。”意思是对自己不能确信的事情姑且说说。姑听之,即姑妄听之,意思是姑且听听,不要信以为真。据说苏轼被贬到黄州和惠州时,早晨起床后,不是找人聊天,就是出门访客。对交往的人一点儿都不挑,遇到谁就跟谁聊。遇到实在没有话可说的人,就给人讲鬼神的故事,并且对人说自己是“姑妄言之”,于是听苏轼讲故事的人都开怀大笑。蒲松龄收到王士禛的题诗后,立即和诗一首《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志异成书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面寒灯夜话时。”其中“十年颇得黄州意”是蒲松龄自述写《聊斋志异》有效仿苏轼讲鬼神故事的意思。王士禛用“姑妄言之姑听之”来评价《聊斋志异》可谓一语中的,因为《聊斋志异》中大多是讲鬼狐的故事,作者写这些故事没有真凭实据,所以说是“姑妄言之”,听的人也没有必要信以为真,所以说是“姑听之”。

 次句“豆棚瓜架雨如丝”,是概述《聊斋志异》中故事发生的地点。“豆棚”“瓜架”是传说中鬼狐出没的地方,“雨如丝”是下着细雨的天气,这是鬼狐喜欢的天气。

 第三、四句“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写蒲松龄通过《聊斋志异》表现出来的追求和志趣:厌倦了人间的虚伪和欺诈,爱听坟前真实的鬼话。“料”表示推测。“爱听秋坟鬼唱诗”化用李贺的诗句“秋风鬼唱鲍家诗”。这两句是对《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指出《聊斋志异》避开世间人事而托言鬼狐,用讲鬼狐故事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现实,道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本质,是极有眼光的鉴赏和评价。现代学者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的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对《聊斋志异》的评价“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和王士禛的诗句都是对《聊斋志异》主题的概括,只是角度略有不同而已。

 王士禛题这首诗时,已是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如能得到王士禛的褒奖,就会声名鹊起。王士禛的这首诗给屡试不中的蒲松龄以巨大的精神鼓励,蒲松龄将王士禛的这首诗题载于《聊斋志异》各种抄本、刊本的卷首或卷末,对提高蒲松龄的声名和《聊斋志异》的广泛流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王士禛《题聊斋志异》是一位文坛领袖对一部文学佳作的点评,“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揭示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也高度概括了这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为名著题写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