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21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禛《题秋江独钓图》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是王士禛的诗《题秋江独钓图》中的句子,全诗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禛,清朝初期著名诗人,别号渔洋山人。王士禛的“禛”字因避雍正皇帝胤禛的名讳而被人改为王士正,乾隆皇帝时赐名为“士祯”,但这都是王士禛死后的事情。王士禛23岁时游历济南,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会集于大明湖中水面的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顺治十四年(1657),24岁的王士禛中进士,随后任扬州推官。在扬州任职五年,诗作甚丰,诗名大起。王士禛以诗文为一代宗师,是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王士禛倡导的“神韵说”,主宰诗坛数十年。他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在清代达到了顶峰,在中国诗歌理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题画诗,是王士禛应朋友的请求为《秋江独钓图》而题的一首七绝。
首句“一蓑一笠一扁舟”,一领蓑衣、一顶斗笠、一只小船。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垂钓者的轮廓,是对画面的概括描述,但比画面更有韵味。
次句“一丈丝纶一寸钩”,写长长的线和短短的钩。这里的长度单位“丈”和“寸”都不是确指。丝纶,指钓鱼用的线。
第三句“一曲高歌一樽酒”,写垂钓者的状态:放声高歌,这是精神愉快的表现;饮酒江上,这是自得其乐的表现。“高歌”和“饮酒”表现出人物超凡脱俗的精神。
第四句“一人独钓一江秋”,将一江的秋色置于垂钓者的鱼钩之上,使独钓者拥有整条秋江,充满了豪气。
整首小诗,描写了一个渔翁独钓秋江的情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乘着一叶扁舟,带着一枝钓竿,一边高歌,一边饮酒,独钓于秋江之上。前两句纯用白描手法紧扣画面写实,后两句用想象来丰富画面的内容。一首小诗28个字,用了九个“一”字,却丝毫没有重复的单调,反而让人从九个“一”中读出了无穷的韵味:渔翁的穿戴是简单的、渔翁的工具是简单的、渔翁的生活是简单的,但是这个一切都很简单的人物却拥有了整条江的秋色。《老子》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诗中九个“一”好像暗藏道家所讲的玄机。王士禛在诗歌创作上倡导“神韵说”,追求神似和气韵,这首诗虽然是王士禛早年的作品,但已经体现了王士禛作诗在神韵方面的追求。其中“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刻画了一个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渔翁形象,大大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是值得品味的佳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