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2-10-27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300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的诗《石灰吟》中的句子,全诗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明朝杰出的政治家、民族英雄。曾在“土木堡之变”后成功地指挥了北京保卫战,拯救了明王朝。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9),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在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当时朝中大臣纷纷建议朝廷南迁,于谦等人力排众议,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持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见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复辟后,于谦遭人诬陷,含冤遇害。《明史》称赞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于谦的人生写照。

 《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咏叹的对象是石灰。这首诗是于谦12岁时写下的。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呀?骆宾王7岁就写了《咏鹅》。”骆宾王的《咏鹅》是不能跟于谦的《石灰吟》相提并论的。《咏鹅》一诗只是写了鹅的形象和特点,所写内容都是人对鹅的直观认识,可以说是停留在对鹅的感性认知上。而《石灰吟》不仅写了烧制石灰的过程,还对开凿石灰石、烧制石灰和石灰的最终结局进行理性思考,并借这一现象表达了人生的志向和追求。《咏鹅》和《石灰吟》虽然都是优秀作品,但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写开凿石灰石。“千锤万凿”表现了石灰石被开凿时遭受的苦难。“出深山”表现了石灰石被运送的路途遥远。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烧制石灰。“烈火焚烧”是用高温煅烧的方式使石灰石发生变化。“若等闲”表现出石灰石在考验中的从容与淡定。

 第三、四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生石灰被粉碎后用水浸泡成为熟石灰。“粉骨碎身”是将生石灰粉碎。“浑不怕”和“若等闲”表现出石灰在严峻考验中的从容与淡定。“要留清白在人间”点明了石灰的志向和追求。

 全诗四句依次写了开凿石灰石、锻烧石灰、将生石灰加工成熟石灰、石灰最终以清白的形式留存在世间,高度概括了石灰的一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托物言志,将抽象的精神转换为具体的形象,借石灰表明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志向,表现了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这种高尚的情操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因为表现出一种伟大的精神而成为流传很广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