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语名句赏读—299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王恭《春雁》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是王恭的诗《春雁》中的句子,全诗是: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王恭,明代学者。福建长乐人。家境贫寒,少年时游走于江湖之间,中年隐居在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王恭善诗文,与当时的文士唱和,名重一时。永乐二年(1404),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朝廷授王恭翰林典籍。不久,王恭辞官返回家乡。王恭是闽中十才子之一,才思敏捷,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
《春雁》是一首咏物诗,咏的是春天的大雁。大雁是候鸟,春天到来时,由南往北飞,秋天到来时,由北往南飞。这首诗借写春天北飞的大雁表达自己回到家乡隐居的愿望。
首句“春风一夜到衡阳”,衡阳有雁回峰,据说大雁南飞到雁回峰就不再继续向南飞了,在这里等候春天的到来,然后往北飞。“一夜”写春风到来的速度之快,同时还写出了春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的特点。如果用“一日”,就不如“一夜”的效果好。
次句“楚水燕山万里长”,写大雁往北飞的路途遥远。楚水,即楚地,这里指衡阳。古时衡阳属楚国。燕山,在今天北京一带,这里指北方地区。万里长,写路途遥远。
第三、四句“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让人不要对春天刚刚到来大雁就迫不及待地飞向北方感到奇怪,因为即使江南再好,但这里是别人的家乡,不是自己的家乡。“莫怪”一词用别人的不理解反衬出大雁的品质。“春来便归去”写大雁行动的迅速,也表现了大雁决绝的态度。“江南虽好”写出了大雁不迷恋优越条件的优秀品质。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用春天到来大雁北飞这一物候现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不贪恋富贵的思想感情。与古语“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有异曲同工之妙。汉朝初年,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受封疆于大梁(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梁孝王在自己的封地修建了一座园子,就是梁园。梁孝王招贤纳士,擅长词赋的司马相如投奔梁孝王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不愁吃喝的食客,这不是司马相如追求的生活,于是发出了“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的感慨。“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和“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都是不迷恋优越生活条件而有所追求的表现,但“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过于直白,比较来说,“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是委婉而隽永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