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022-09-22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6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全词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本为唐代教坊曲名,唐代贞观七年(633)制秦王破阵乐之曲,到了宋代演化为词牌名。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弹劾罢官后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陈亮,字同甫,南宋文学家,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陈亮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孝宗皇帝,反对苟合偏安,和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好友。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另一首赠给陈亮的词《贺新郎》作于同一时期。辛弃疾写给陈亮的《贺新郎》一词前面有一个序,大意是:我和陈同甫一起到鹅湖游玩,并到紫溪去会见朱熹。朱熹没有到,陈同甫就回去了。分别之后,我心里很舍不得他。想追赶他,请他回来。追到鹭鸶林,下雪了,雪很深,路也很滑,我不能继续前行。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在方村喝酒,失落了很长时间,很为自己挽留陈同甫没有成功而遗憾。半夜的时候投宿到一家姓吴的人家,听到隔壁人家吹笛的声音很悲凉,于是写了《贺新郎》一词表达我的想法。又过了五天,陈同甫写信来要我写的词,陈的想法、感情和我是一样的,我们两个相隔很远却心思相同,料想彼此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从《贺新郎》一词的序中,可以看出辛弃疾和陈亮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以身报国的强烈渴望和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

 上阕写醉后的梦境。“醉里挑灯看剑”,这是喝醉酒后真情流露的表现。喝醉了,失去理智了,不再克制自己,也不懂得掩饰自己。此时挑亮灯来看剑,显然是想上阵杀敌。“梦回吹角连营”及后面的句子,都是写梦境:连在一起的军营,响着号角的声音,将士们聚在一起分吃烤牛肉,听奏乐的声音,还有军队集合的壮观场景。这些雄壮的景象,曾经是辛弃疾驰骋沙场时亲眼看到过的,所以也可以把这些内容看作是辛弃疾回忆当初的战斗生活。其中“八百里分麾下炙”用了一个典故,《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有一次王济和王恺比赛射箭,结果王济赢了,让人把八百里驳杀了。这里用“八百里”代指牛。“八百里分麾下炙”就是“分麾下八百里炙”,意思是和部下一起分吃牛肉。典故的运用和语序的调整,大大增加了词句的气势。

 下阕写愿望。“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承接上阕的军旅生活,写驰骋沙场的战斗情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者的愿望。“君王天下事”就是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生前身后名”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建立功勋。“可怜白发生!”绾结全词,表达了面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词的词题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字在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上阕所写场景是雄壮之景,所抒之情是豪壮之情,下阕写所愿望是壮烈之愿,所抒之情是悲壮之情。这首词在音韵方面除平仄相谐外,上下阕都是两个六字句、两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舒缓与激越相结合,也有“壮”的效果。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通过为国家立功来实现为自己立名,其中包含着以身报国的强烈渴望和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一个真理:只有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投入到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立功”,才能实现人生的不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