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2022-08-19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231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登池州翠微亭》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是岳飞的诗《登池州翠微亭》中的句子,全诗是: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鹏在他家上空飞鸣,于是父母给他取名为“飞”,字“鹏举”。

岳飞少年时期,喜读兵书,拜师学艺,武艺精熟,一县无敌。且天生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斤,开腰弩八石,当时的人都感到惊奇。北宋末年,金兵经常侵犯大宋,岳飞投到名将宗泽麾下,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但是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绍兴十二年(1142),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宋孝宗时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抗金英雄。提到岳飞,人们不是想到“岳母刺字”的故事,就是想到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事情。前者令人对岳飞的母亲肃然起敬,后者令人为岳飞之死扼腕叹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岳飞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战将,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其实岳飞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或者说每一个大英雄都是有真性情的。

岳飞长期带兵转战,绍兴四年(1134)和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曾两次在庐州(今安徽合肥市)击败金兵。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曾驻军舒州(今安徽安庆市),这首诗是岳飞驻军舒州期间登池州翠微亭而写的。

首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叙述自己的经历,通过个人经历将国家命运和登池州翠微亭这一事件联系起来,将个人征战的辛苦和国家的大好河山联系起来,将个人的脉搏和时代的脉搏连接起来,符合岳飞当时的境况,于写实之中为后面表达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铺垫。

次句“特特寻芳上翠微”,“特特”意为特意,叠字的运用有一种音韵之美,同时表现出岳飞于戎马倥偬之中、鞍马劳顿之余特意登翠微亭放松一下。这是将军身体方面的需求,也是将军精神方面的需求。“特特”二字委婉地表达了岳飞的这些需求。

第三“好山好水看不足”,表达了岳飞对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连用两个“好”字,客观写山水之美,再用“看不足”,从主观感受的角度写山水之美。

第四句“马蹄催趁月明归”,是“看不足”的具体表现。因为看不足,所以看了很长时间,一直看到很晚,直到明月升起来才回去。“看不足”和“催趁”看似有些矛盾,其实二者是一致的。“看不足”是因为热爱山水,“催趁”是赶时间。岳飞当时军务繁忙,看“好山好水”的时候一时陶醉于美丽山水之中,自然是看不足,但归去时想到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扬鞭催马。

《登池州翠微亭》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英雄于戎马倥偬之际写下的清丽之作,语言明白如话,真情自然流露,不加任何雕饰,语简情真意切,乍读觉得平常,细思感人肺腑。“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所表达的对大好河山的深厚情谊,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