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94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苏辙《次韵王适上元夜(其二)》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是苏辙的诗《次韵王适上元夜(其二)》中的句子,全诗是:
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
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
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王适与哥哥王蘧、弟弟王遹一同就学于苏轼门下,后娶苏辙次女为妻,是苏辙的女婿。《次韵王适上元夜》共两首,是苏辙收到王适的诗后的和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次韵,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上元夜,即元宵节的夜晚。
首联“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宿雨初干”写天气状况是雨后初晴,“试火”写元宵节的灯火。“端居无计伴游行”写自己孤独无伴。其中有思念女儿之意。
颔联“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厌看”就是不想看。“繁星”这里指的元宵节的灯火。不想看门外的灯火,想看什么呢?想看和尚禅房窗口的灯光。这是孤独老人寂然宁静的心境。
颈联“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意思是说人老了,身体机能衰退,活动不便,即使春天到来,也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快乐,梦中倒是经常回到故乡。这是老人怀旧的正常现象。
尾联“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写收到王适的诗后喜悦的心情。重,这里意为再次。因为此次苏辙写了两首和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所以用“重”。佳句,本指有文采的诗文句子,这里指王适的诗句。“樊口”是一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两个家妓,一个叫樊素,一个叫小蛮。樊素善歌,后世以“樊口”借指善歌者之歌喉。小蛮腰细,后世称细腰为“小蛮腰”。“重因佳句思樊口”意思是说看到王适的诗句再次想让善歌者演唱。樊口,也可能借指王适的妻子,即苏辙的次女。可能苏辙的次女未出嫁时在家里喜欢唱歌,于是苏辙用“樊口”代指自己的女儿。因王适是苏辙的女婿,对于苏辙来说,王适的诗如同“家书”,所以苏辙说“一纸家书百镒轻”。镒,古时计量单位,二十四两为一镒。百镒,形容很重。“百镒轻”表现了亲人的音讯对于苏辙这位老人的珍贵程度。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前一句运用典故,有文化内涵;后一句运用对比,表现家书的珍贵,和杜甫的诗句“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