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60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的词《玉楼春》中的句子,全词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词人。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前后长达十余年,《新唐书》大部分为宋祁所著。
宋祁祖籍安陆,其高祖宋绅是唐昭宗时的御史中丞,因言语不当而被罢官,举家迁于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民权县)。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宋祁与哥哥宋庠同举进士,礼部本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献皇后觉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定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论考试成绩,宋祁是状元;而实际发榜时,宋庠是状元。所以民间有“双状元”的说法。河南省民权县双塔乡曾有一座双塔,当地人称之为“双状元塔”。据史书记载:宋天圣初年,有宋庠、宋祁兄弟二人刻苦读书,兄弟首擢双魁,始建双塔,以示纪念。
关于宋祁,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宋祁在路上遇上皇家的车队,宋祁连忙让到一边。车子一辆接一辆地过去,宋祁突然听到有人叫了一声:“小宋。”宋祁抬头看时,只看见一辆车的车帘正在放下,一个宫女对他笑了一下。回去后,宋祁便填了一首词牌为《鹧鸪天》的词: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词很快在京城传唱开去,传到了仁宗皇帝的耳朵里。皇帝便问当时乘车经过的人:“是谁在车上叫的小宋?”有个宫女站了出来,羞涩地说:“当时我们去侍宴,见宣翰林学士,因听到有人说‘这就是小宋’。我一激动,跟着叫了一声。”皇帝一听哈哈大笑,召宋祁上殿,说起这件事,宋祁很不好意思。仁宗皇帝笑着打趣说:“蓬山并不远呀。”然后把那个宫女赏赐给了宋祁。
宋祁的词语言精巧华丽,《玉楼春》是宋祁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写游湖所见之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先总写春天到来,东城的风光越来越好,然后写湖水的波纹柔美,像丝绸的褶皱,再写岸上杨柳枝头上早春的轻寒,最后写红杏枝头盎然的春意。湖水、杨柳、杏花,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
下阕写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享受美好的生活。李白曾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中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句子,宋祁化用李白的句子,表达人生短暂的感慨,然后写享受生活的具体表现。
词是用来演唱的,所以宋代早期的词大多具有今天流行歌曲的特点,重在表达众人的感受,而不是仅仅抒发词人的真性情。有人认为这首词表达了宋祁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这种理解只是望文生意,缺乏证据。
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闹”字用得巧妙,将红杏拟人化,有声有色,把杏花满枝、春意盎然的景象写活了。据说,宋祁任工部尚书时,有一次,前去拜访著名词人张先,让人通报说:“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忙应道:“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宋祁因此而得名“红杏尚书”。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红杏枝头春意闹”,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当然,也有人对“闹”字有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影响“红杏枝头春意闹”成为名句,反而扩大了这个句子的名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