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5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句子,全词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晏殊被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朝廷。第二年,14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参加考试,晏殊很快完成了答卷,受到真宗皇帝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过了两天,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拿到题目,向皇帝报告说:“我曾经做过这个题,请换一个题。”他的诚实更加受到真宗皇帝的赞赏。
晏殊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首词长期以来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是人们最熟悉的诗词之一。
上阕写听歌、饮酒、怀旧、伤时。“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写眼下的听曲与饮酒。“去年天气旧亭台”,是由眼前的人和事想到去年的情景。“夕阳西下几时回”,是感慨时光的流逝。随意地叙事、淡淡地抒情,如缓缓流淌的溪水,既没有滥饮无度的放纵,也没有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哀伤,更多的是生活的安闲和对生活的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可以理解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因为今天的夕阳落下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再次出现的期待,因为明天的傍晚,夕阳还会出现。
下阕写看落花、看燕子的感受和人的活动。“无可奈何花落去”,承接上阕“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感慨,写面对落花的无奈情绪。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面对落花,人的感觉是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燕归来”,写看见飞回的小燕子,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小燕子的外形是相似的,每一只燕子都像自己曾经见过的燕子。“小园香径独徘徊”,交代人物的活动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独自一人漫步在落满花的小路上。这一句为前面的内容提供支撑,也是对全词的绾结。
全词语言清丽自然,耐人寻味。词中有对生活的品味,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而且包含着哲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前一句写面对落花的无奈,让人陷入失落之中,后一句写似曾相识的燕子,将人从失落中拉出来。这两句在情感上互补,惋惜与欣慰交织。人在失落之中因为盼望而觉得见到的事物有点儿眼熟,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两个句子对仗工巧而浑然天成,堪称语言的精华。据说晏殊是先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个句子,然后才填出《浣溪沙》一词的,后人认为正是这两个句子成就了《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可以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是成就名篇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