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46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林逋的诗《山园小梅》中的句子,全诗是: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少孤力学,通经史百家。性情孤高,自甘清贫。成年后,漫游江淮地区,40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于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周围的寺院,与高僧诗友交往。林逋出游时嘱咐童子,如果有客人来访,就放飞白鹤,自己看见飞起来的白鹤就会划着小船回来。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真宗听闻林逋的名声,赏赐粮食和丝绸给他,并诏告府县照顾抚恤。林逋虽然接受赏赐和抚恤并表示感激,但从不以此骄人。林逋终生不仕不娶,只喜爱种植梅树和养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其“梅妻鹤子”。老年时,林逋在自己房子的旁边给自己修了一座墓,并且作了一首诗:“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林逋一生不慕荣利,作诗纯粹是表达感情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立言,所以随写随弃,从不留存。有心人悄悄地记下来,得以使林逋的300余首诗流传后世。林逋死后,宋仁宗赐其谥号“和靖”,后人称其为林和靖、和靖先生。
《山园小梅》是咏梅的组诗,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写梅树在百花凋零的时候绽放,占尽了小园的风情。一个“独”字表现了梅花的与众不同,一个“尽”字表现了梅花的霸气与豪气。
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具体描写梅树和梅花。梅树稀疏的枝干斜映在清浅的水里,梅花淡淡的香气在月光中飘来飘去。
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在颔联正面描写梅树和梅花之后,从侧面描写梅树和梅花。“霜禽”指白色的鸟,这里指白鹤。白鹤要飞走时先偷偷看看梅树和梅花。“粉蝶”是蝴蝶的一种,生活在春天,不知道梅花。诗人用假设的方式,说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这种美好的事物,一定会断魂的。“禽欲下”而“先偷眼”,“蝶如知”而“合断魂”,可见梅树和梅花的神奇魅力了。
尾联“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写诗人赏梅的方式和状态。“微吟”意为轻声吟诵。“檀板”是演唱时使用的简单的打击乐器。“金樽”是喝酒用的酒杯。诗人不需要檀板,也不需要金樽,只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微吟”来表达对梅的喜爱之情。看似平淡,其实是诗人至情的真实流露。诗人性情恬淡,不喜欢那些张扬的方式,也不需要借助“檀板”和“金樽”这些工具。平平淡淡才是最真,“微吟”就是诗人表达至真至爱的最好方式。
五代时期南唐人江为留下了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诗句在此基础上改动了两个字,但这不是简单地改动,更不是抄袭,而是点石成金的升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前一句绘形,淡笔勾勒出梅的枝干;后一句绘神,浓墨描绘出梅的神韵。前一句将梅枝置于水面,使梅枝在典型的环境中与倒影相映成趣;后一句将梅香融入月光,使梅香在典型的氛围中与月光融为一体。疏淡的影子、横斜的梅枝、清浅的水面、浮动的香气、朦胧的月光,这一切绘成了一幅意境高远、内涵丰富、风格恬淡的山园小梅图。“疏影”“暗香”用得极妙,后来成为梅的代名词,南宋词人姜夔创作了两首词并自己谱曲,一首题为《疏影》,一首题为《暗香》。只此一例,就可以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为后世所称道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