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127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章碣的诗《焚书坑》中的句子,全诗是: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晚唐时期的诗人。章碣以诗著名,但是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愤而作《东都望幸》诗:“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意思是美人懒得打扮自己,一副邋遢的样子,因为即使君王来了,也自己带着美人。借写宫怨来讽刺唐末科举中的徇私舞弊。章碣擅长七律,自创变体,为时人所效法。
《焚书坑》是一首咏史诗。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奏议搜集焚毁儒家的《诗》《书》和百家之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章碣可能到过那里或曾经从附近经过,对秦始皇焚书一事很有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有学者考证说,秦始皇下令焚毁的都是一些江湖术士骗人的歪理邪说,没有下令焚毁诸子百家的书籍。
首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将秦始皇的焚书行为和国家衰亡联系起来。秦始皇焚书本来想钳制人们的思想,巩固自己的政权,但事与愿违,焚书的结果是“帝业虚”。这简直是一个笑话。
次句“关河空锁祖龙居”,跳出焚书一事,写秦国曾经凭借的险要地形函谷关和黄河,这些天险也保护不了秦始皇。这已不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耻辱。关,指函谷关。河,指黄河。祖龙,指秦始皇。
第三句“坑灰未冷山东乱”,用夸张的手法写秦王朝灭亡的迅速,指出秦始皇焚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可以说“焚书”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最后一句“刘项原来不读书”,用推翻秦王朝的两大主力军的领袖刘邦、项羽读书不多,补充了第三句所写现象的原因,即焚书对巩固政权没有任何益处。这是对秦始皇焚书行为的辛辣讽刺。
《焚书坑》一诗以“焚书坑”为支点,明叙暗议,独辟蹊径,把“焚书”与“亡国”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巧妙地揭示了“焚书”与“亡国”之间的关系,颇有春秋笔法。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两句嘲笑了秦始皇焚书行为的愚蠢,极具讽刺意味,是耐人寻味的名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