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22-03-26 10:10:10)
标签:

文化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8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全诗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写的一首诗。“赋得”是借古人的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的标题是“古原草送别”。这是古时文人聚会分题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由《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个题目可以推测到这首诗可能是白居易与人聚会时或参加考试时写的。

据说白居易初到京城长安时,前去拜访当时掌管编纂国史以及为朝廷起草文告诏令的著作郎顾况,当时顾况名望高、名气大,拜访和求教的人很多。当仆人把白居易的名刺和诗稿呈送给顾况时,顾况瞥见“白居易”三个字,调侃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随手翻了翻白居易的诗稿,看见《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读了起来,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顾况禁不住感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个句子为什么会令顾况心动呢?单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自身的内容来理解,就可以解读到四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从表现角度来看,这两句选取“野火烧”的极端情况来表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和小草顽强的意志,使小草成为一个能够经受严峻考验的形象。这是文学上的典型。

其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破坏力极大的野火烧掉的只是地面上小草的茎叶,深埋在泥土中的草根还在,而来年长出新草的正是深埋在地下的草根。野火的焚烧正好清除了地面上的枯草,为小草的生长清除了障碍,还为小草提供了肥料。

第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草根在来年发芽、生长,暗含着只要事物的根本还在,就有重新发展的机会,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意思相近。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的哲理。

第四,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小草浴火重生如同凤凰涅槃,是更加精彩的生命现象。

如果延伸开去,还可以有更多的理解。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人说《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别有寓意,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比喻小人“消除不尽,得时即生”,更有人称“诵此诗者,皆以为喻小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白居易写作《赋得古原送别》时只有16岁,应该没有用“野草”喻“小人”的意思,但人们作这样的理解并非牵强附会,因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自然现象和小人“得时即生”的社会现象是有相似之处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如此丰富的内涵,而且流传极广,广为人知,是理所当然的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