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2-03-25 10:10:10)
标签:
文化 |
中国历代诗词名句赏读—84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其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李绅的诗《悯农》中的句子,共两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一)》写农民耕种面积之广、收获粮食之多和最终命运之悲惨,用对比的手法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具有批判意识。
《悯农(其二)》写农民劳作的辛苦,告诉人们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锄禾日当午”,意思是正午的时候在地里给庄稼除草。禾,是水稻,这里代指庄稼。“锄禾”是锄去庄稼地里的杂草,同时给庄稼松一松土,以利于庄稼更好地生长。“日当午”就是正午的时候,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锄禾日当午”意思是正午最热的时候还在庄稼地里锄草。李绅选取农民在这个时候给庄稼锄草来写,意在突出耕作的辛苦,这是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主题。有人对“锄禾日当午”感到疑惑:为什么要锄禾?为什么要在正午的时候?有这样的疑惑,一是因为不了解农业生产,二是因为不了解文学的“典型”。
“汗滴禾下土”是对农民劳作艰辛的具体描写,农民的汗水滴了下来,落在田地里,刻画出一个满脸汗水的劳动者形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句中的主语“谁”是一个疑问代词,在这里是泛指,既为一些人不知道农民劳作的辛苦而感叹,又警示那些不知道农民劳作辛苦的人。“粒粒”意思是每一粒。前一句将“盘中餐”整体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然后将其分解为一粒一粒,从细节上让人对粮食有更加具体的认识,将抽象的道理转换为具体的形象,让人从具体的形象中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粮食。如果改为“须知盘上餐,粒粒皆辛苦”就显得生硬,如果改为“谁知盘中餐,满盘皆辛苦”则显得笼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句劝告的形式中含着警告的意思,委婉的语气中带着坚决的态度,经常被用来教育人们珍惜粮食,还成为一些就餐场所张贴在墙上的标语,因此而广为流传。
李绅青少年时期勤奋学习,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逐渐堕落为一个生活奢侈、为官残暴的酷吏,死后还受到“削绅三官,子孙不得入仕”的惩罚。但《悯农》是李绅青年时期的作品,对劳动艰辛、粮食珍贵的认知是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完全独立于李绅堕落人品之外、足以教育人们珍惜粮食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