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鸟鸣涧》

(2021-02-03 08:08:23)
标签:

文化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的意思是鸟儿在山涧中鸣叫。“涧”是有水的山谷。

“人闲桂花落”,写人的状态和自然中的一种现象。人的状态是悠闲的,自然中的现象是桂花落。人的悠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闲,就是不忙碌;另一方面是心闲,就是不焦虑。这里的人闲包括身闲和心闲两个方面,是人身心和谐的状态,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对于“人闲桂花落”中的“桂花”,有人曾经质疑过,认为桂花是秋天开放的,与后面“夜静春山空”相矛盾,其实桂树有多个品选中,不同品种的桂树,花期不同,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桂树。

“夜静春山空”,写春天静谧的夜里山的空灵。这里的“空”指没有人活动、也没有嘈杂的声音,并不是指山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两句写寂静之后的动,“月出”为什么会惊山鸟呢?因为山里太静了,月亮出来,光线突然变亮,让小鸟受到惊吓。

“时鸣春涧中”写被惊飞的小鸟一边飞一边发出叫声,因而叫声是断断续续的。

《鸟鸣涧》是一首看起来很简单的小诗,在用词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寥寥二十个字就出现了两个“春”字,两个“山”字,与王维的名气似乎不相称。其实这首诗并不简单,如果把王维的宗教信仰和王维写这首诗的背景结合起来,就可以发现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王维,字摩诘。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唐朝佛教盛行,我们有理由认为王维信奉佛教并且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后世因此而称王维为“诗佛”。佛家讲究的是静修、参禅、悟道,这首诗中,人的悠闲、花的凋落、夜的静谧、山的空灵、鸟的飞鸣,都是有禅意的,“夜静春山空”一句中的“静”和“空”正是佛家弟子向往和修行要达到境界。

 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的第一首。云溪,又名若耶溪,在今天绍兴县东南。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朝诗人王籍曾写过《入若耶溪》一诗,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是以动衬静的名句,受到后人的称赞。有人认为王维若耶一定会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赞赏之余,有与古人比高低的意思。《鸟鸣涧》这首诗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也是以动衬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王维的诗句是否超越了王籍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呢?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