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清平乐村居》

(2021-01-11 08:22:37)
标签:

文化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出生在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济南),他出生的时候,家乡已经被金兵占领。辛弃疾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了抗金活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能忍受侵略者的压迫,纷纷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夜袭敌营,擒拿叛徒,带到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可以说辛弃疾是一个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热血青年,他极力主张抗金,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由于与当权的主和派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辛弃疾在闲居中写下了一些描写田园风光和反映农村生活的词,《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的一首。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词上阕从民居写起:茅草房的屋檐低矮狭窄。接着写民居边的环境:清澈的小溪两边长满了青草。“青青”这一叠音词的运用既是词句的需要,也增加了音韵美。然后写人:一对恩爱的老夫妻,两人都满头白发,用带着醉意的吴侬软语,相互逗趣、取乐。吴音,是吴地的方言,信州(今江西上饶)属于春秋时期的吴地,吴音的特点是柔媚、婉转,辛弃疾是北方人,更能感受到这一特点。所以能写出“醉里吴音相媚好”这样的句子。上阕用一个问句“白发谁家翁媪”作结,是词人对“醉里吴音相媚好”好奇的表现。

下阕承接上阕,继续写人:大儿在溪东给豆苗锄草,二儿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可爱的小儿子,在溪边趴着剥莲子吃。“亡赖”本意是没有事情做,这里是活泼淘气的意思。这是老人的三个儿子,分别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整首词如同一组移动的镜头,将农村的美丽风光、农家的美好生活、农民的劳动场景、孩子的可爱形象依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尤其是词中人物的描写,写每个人都只有一句话,却将每个人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这首词写农村之景:小屋、小溪、小草。写人物活动:老夫妻恩爱、大儿子勤劳、二儿子能干、小儿子可爱。整首词没有任何文学技巧,也没有运用任何典故,就是用平实的语言将景物和人物活动客观地写出来,用一条小溪将景物和人物联结起来,就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词中对农村美景的描写,是词人热爱安宁生活的真实表现,又是词人向往和平的自然流露。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