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暮江吟》

(2020-12-24 09:57:44)
标签:

文化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的标题是《暮江吟》,这个标题告诉我们,这首诗写的是傍晚到夜间诗人在江边所见的景物。

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写夕阳下的江水,“一道”,可见不是阳光普照,而是阳光受到障碍物的阻挡后,从障碍物的缝隙中透过的部分。“残阳”是即将落下去的太阳放射出来的光辉。“铺水中”,“残阳”怎么能“铺”水中呢?因为傍晚的阳光斜照在水面上,好像铺展开去,所以说“一道残阳铺水中”。

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残阳下的江水。“瑟瑟”原意是碧色珍宝,这里指碧绿色。因为夕阳是斜照在江面上,江水只有一半的水面上有阳光,没有阳光的水面是青绿色的,这就是“半江瑟瑟”。有阳光的水面闪着太阳的红光,这是“半江红”。白居易对景物的观察如此细致,所以能描写得如此准确。

前两句完成了对傍晚江面的描写,后两句转写夜里地面的露珠和天上的月芽儿。“可怜九月初三夜”交代时间,农历九月初三,正是深秋时节,此时的露水是很重的,草木的叶子上往往挂着晶莹的露珠,像珍珠一样。农历初三的月相是“上娥眉月”,太阳落下去时月芽儿出现在西方的低空,形状像一张弓,所以白居易说“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到新月初升这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句写景细致入微,“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地上和天上的景物,写景生动。虽然写的是傍晚至夜间的景物,但景无衰败之气,人无伤感之情。整首诗营造了宁静、和谐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全诗语言清新自然,读来朗朗上口,所以这首诗被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小学生的课文。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在“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