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浪淘沙》

(2020-12-22 08:29:48)
标签:

文化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是唐教坊曲名,是刘禹锡、白居易创制的,形式是七言绝句,后来演化为词牌名。刘禹锡以“浪淘沙”为题写了不少诗,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写中秋时节的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又称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潮水涌来的时候,潮头高达数米,形成一道奇观。

第一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八月”点明时间,“吼地来”写潮水的声音和气势:潮水吼叫着从地面上涌过来。“吼”声是猛兽的声音,其特点是低沉,给人以恐惧感,刘禹锡用“吼”来形容潮水涌来时的声音是恰当的。

第二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潮头遇到山折落下来。说“头高数丈”,而不说“潮高数丈”,将潮水刻画成一个巨怪的形象,照应了第一句中的“吼”声。

第三、四句写潮水退去的景象。“须臾”是“一会儿”的意思,表示时间短,写出了钱塘潮来得凶猛、去得迅疾的特点。“却入海门去”意思是退到海门。“卷起沙堆似雪堆”写潮水在沙堆上卷起雪白的浪,远远看去,沙堆就像雪堆一样。

这首写钱塘潮的诗,写观潮人的直观感受,第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潮来时的声音,第二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潮头落下来的情景,第三、四句写退潮。按潮来潮去的顺序记叙钱塘潮的起落,语言朴实无华,读来却让人有观潮之感。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在“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