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曾纪焕
曾纪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70
  • 关注人气: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020-12-19 09:26:54)
标签:

文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但这却是一首乡愁诗。在许许多多的乡愁诗中,这首诗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交代了时间和事件。时间是农历九月九日,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事件是思念家乡的兄弟。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句首一个“独”字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形的孤单,形单影只,孤身一人,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这是看得见的孤独;另一层是心的孤独,生活缺乏温暖,感情没有寄托,这是看不见的孤独。“独在乡为异客”一句连用两个“异”字,第一个“异”指所处的地方与家乡不同,第二个“异”指自己与当地人不同。两个“异”字构成反复,强调了身在异乡的孤独和凄凉。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个句子为什么会成为名句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理由:句中的“佳节”扣住题目中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但是诗人并不局限于重阳节,而是扩大到“佳节”。这个扩大扩得好,既突出了重阳节的意义——佳节,又使诗句的境界扩大了。如果说“每逢重阳倍思亲”,就显得狭隘了。节日团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身在异乡人不能与亲人团聚,自然会更加思念亲人。“每逢”突出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倍”字突出了感情强烈的程度。这个句子写出了人们的共同感受,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所以广为传诵。第三、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重阳节的两大习俗:登高、插茱萸。这是想象亲人在重阳节里的活动,用这种形式来表达思念之情的,可以说是别具匠心。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在“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