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清明》

(2020-12-18 08:23:22)
标签:

文化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

古人写清明的诗歌很多,杜牧的这首《清明》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有人说清明时节不一定下雨,尤其“春雨贵如油”的北方,清明时节更是难得下雨,因此而质疑杜牧的诗句。其实这样理解诗句是不对。诗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所写的现象可以是偶然现象,不必是普遍现象,更不必是规律性的现象。所以杜牧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没错的。另外,“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有一个文化背景,清明前一日或前日是寒食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功臣介子推。介子推曾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但重耳做了晋国国君封赏功臣时,却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不求利禄,带着老母亲躲进深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接受封赏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面。人们祈求寒食节期间下雨,浇灭烧山的大火,于是将这期间的雨称作“泼火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包含着诗人的愿望,也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之一,即人们在此刻缅怀鄙弃利禄的介子推,因此而伤感。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道路泥泞难行,二是行人饥肠辘辘。这样自然地引出行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来。

这首诗写清明时节的一种景象,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用诗的形式展示出来,行人“欲断魂”的精神状态,牧童遥指的动作,都给人以亲近之感。即使不探究诗的文化背景,读来也是颇有味道的。这大概就是这首诗广为流传的原因吧。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在“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