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2020-12-09 14:45:51)
标签:

文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说苏轼的诗哪一首最有名,恐怕不好下结论。要说写西湖的诗哪一首最有名,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标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已经把诗的写作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苏轼乘船在湖上饮酒游玩,当时的天气是雨后初晴,但游玩了一会儿,又下起雨来。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把所见到的西湖美景写了出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分别写晴天水面的波光和雨中空蒙的山色,用一个“好”字来形容晴天水面的波光,用一个“奇”字来形容雨中空蒙的山色。用“潋滟”形容“水光”,写出了水面波光流动的动态美;用“空蒙”形容“山色”,写出了山上云雾缭绕的朦胧美。“晴”扣住诗题中的“初晴”,“方好”既有正好之意,又有好得恰到好处的意思。“雨”扣住诗题中的“后雨”,“亦奇”写“雨中山色”,“亦”字使这一句与前一句形成互文,意思是“晴”时的“水光”与“雨”中的“山色”都有“好”、“奇”的特点。两个句子对仗工整,用词精当,无一字不妥帖,无一字可改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晴天的西湖和雨中的西湖景色都很美好的特点。“淡妆”的西子比喻晴天的西湖,“浓抹”的西子比喻雨中的西湖。“总相宜”的意思是都很好。为什么“淡妆浓抹总相宜”呢?因为西湖的景色本来就是美好的,任何外在条件都只会使它的某一特点更加突出,而不会损害它的美好。正如一个天生丽质的美女,淡妆会增加她的美,浓抹也不会掩盖她的美。如果进一步思考的话,还可以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悟出生活道理来:一个真正的才华和美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做得很好。或者说:一个真正有才华和美德的人,无论怎么做事都让人觉得好。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共有两首,另一首是:“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但这一首语言不够生动,缺乏细致的景物描写,偏重写个人的主观感受,所以鲜为人知。可见,即使是大文豪,写诗作文也要写人们的共同感受,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广为流传。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