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师讲古诗——《赠刘景文》
(2020-12-06 08:17:53)
标签:
文化 |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是赠送给刘景文的一首诗。赠诗,往往都带有一定的目的。刘景文是苏轼在杭州任太守时结识的一位朋友,此时已经五十八岁了。刘景文个性豪放,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赞许刘景文是“无双国士”,并向朝廷推荐,刘景文因此而得到小小升迁。据此推测,这首诗的意思是称赞并勉励刘景文。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写荷叶凋败的景象,其中“尽”字用得好,“尽”的意思是“完全没有了”,“无”字与“尽”搭配得当。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写菊花残败的景象,其中“残”字用得好,“残”的意思是“不完整”,“有”字与“残”字搭配合理。这两句将两种景物并置:一种是曾经红极一时、风光无限的荷,现在已凋败得无影无踪;一种是曾经傲霜的菊,也只剩下残败的枯枝。苏轼写这两种景象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是用这两种景象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夏天的美景会过去,秋天的美景也会过去,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倒是那初冬的“橙黄橘绿”在万物凋零的时节才是最引人注目的美景,是一年中的好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冬天的“橙黄橘绿”比春天的万紫千红更好、更有意义。其言外之意是此时的刘景文正如冬天的“橙黄橘绿”是一年中的好景一样,正是一生中最为精彩的时候,勉励刘景文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是一首赠送友人的劝勉诗,全诗却无一丝劝勉的痕迹,而是将劝勉之意融入写景之中,让刘景文自己从景物中领悟到劝勉之意。这首劝勉诗言在此而意在彼,既达到了劝勉的目的,又充分地考虑了劝勉对象的感受、维护了劝勉对象的尊严。古人评这首诗说“曲尽其妙”“浅语遥情”,可以说是十分中肯的。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